墨 黑 丛 中 天 地 宽
墨 黑 丛 中 天 地 宽
墨 黑 丛 中 天 地 宽
李强山水画透视
□肖培金
羊年伊始,李强先生约我看近期推出的一批水墨画新作。品读其作,使我汗颜遂令我暗暗点头,实在是佩服这只“来自北方的狼”。
“旅京书家”李强,近年来,风头强劲,事业上可谓如日中天,这不单指其书法在全国展、中青展连连获奖而言,更主要的是李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雄放大气、古朴,充满粗犷、真率天趣的精神世界。个人风格出现倪端。可以说,李强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是成功的。艺术成功的美酒没有使这们东北汉子陶醉,反而使他的头脑更清醒。聪明的李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若以画论,李强大概属于“圈”外人,因他以书法、篆刻为主业,画及是他的修养,或为“客串”一把。恕我直言,凭心而论,李强先生的副业比之于那些以画事当行的专业者或有不及处,但若比之于许多所谓的书家兼画家而言,象李强这样的在当代真可谓是凤毛麟角。这么说,是因为李强的水墨画不仅向大家展示了其艺术的才华以及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透过其画我们品悟到一位艺术家在当代文化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而诱发的诸多思考与启示。
在中国文化大家庭中作为中国造型艺术的双胞胎的书法与绘画,因其具有同样的抒情表意和审美特征,相同的文化精神和宇宙观,在当代同属于视觉艺术和范畴。这是书与画在当代的文化特征所决定的。艺术史上的任何一代宗师,不单纯是一个书家或一个画家,而更主要的是一位文化巨匠。登上大师宝座的基础是丰富的文化底蕴。纵观历史,从米芾、苏轼到赵子昂;徐渭、陈老莲到金农、傅山;从吴昌硕到黄宾虹、齐白石再到现代的李可染。无一不是因为其诗、书、画、印的全面才能,才奠定了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人的影响。如果说,封建文化将书与画作为士人教育的基本内容,写字作画被看作是士大夫文人才情的标志,那么中国书法与绘画也同时构筑了艺术家的文化积淀。米芾是宋代写意书风的代表,同时又是米点山水画的发明者;徐渭是明代开表现书风的先河的一代宗师,又是大写意花鸟画的开派祖,都为中国艺术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均为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说封建文化的教育体制为塑造前辈大师提供了滋生的天然土壤,那么,当代文化环境下,书家和画家的塑造更需要书法与绘画的相互修养,同步发展,全方位的构筑艺术家的知识结构,完善艺术创作体系。
李强将书法创作纳入到中国造型艺术大建构之中,将书法置身在大的文化环境中去研究,以扩充自身的表现能量。这对于身为表现型书家的李强尤为重要,这是李强的悟性所至。从艺之道大凡有二。其一为循规蹈矩,沿脉遵宗,出门入户,自揭须眉,心灵独发。李强的艺术当属后者。因此,从李强的画中不难看出其书的风骨,从其书中亦能品出画的意味。他能将书与画融会贯通,写出时代的气息与精神,且风格面貌与传统的绘画拉的距离比较大,但在我看来其现代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传统,他继承的民族传统审美特征。李强水墨画的现代性,实则是古老的传统精神在李强笔下的显灵。他的形式是现代的,但他的精神更具传统的典范,单从李强先生山水画的视觉效果看,远离了自然、古人,似乎远离传统。但他确实理解了传统的含义,掌握了传统的精神。他恪守了中国绘画师造化、法心源的创作原则,注重了内心感受与精神的表现。作画不状景求貌,也不描述一景一物的特定环境,而是以笔墨为山川代言,抒发内心的感情,实为对心境的表达。我将李强水墨画的传统性归纳为表现型的,是因为从画中可以看出他以明清大师为典范,切入中国传统,以笔取气,以墨求韵,沉着、痛快具有东方水墨的韵致,进而上溯汉魏、两晋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因此,他的画格局很大,画面内涵充盈,结体大方,大块黑白对比强烈,极富形式美感。大的格局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恢宏的气象,表现了那种不事雕琢又豪迈壮丽的气息和精神,其感觉既传统又有新意。所以我说李强的画是地道的传统中国画的精神风范。
李强的画若以宋元所建立的形式规范来衡量,似乎不太合法度。在这里既没有勾、皴、擦、点、染的严格的作画程序,又没有对三维空间的真实营造,更没有古人那种十日一山五日一水的创作状态。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强水墨画以北方山水为表现对象,而非具体的某一地或某一名山大川的再现,而是在饱游之后由心中吐出的心象。他是以书入画,形随笔运,以西方平面构成的原理经营画面,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效果。这样超越了具体物象的束缚,略其形貌,求其精神,以笔墨语言表达物象的精神实质。在他的山水画中,没有石分三面的三度空间摹拟,亦没有树分四枝的真实再现,万物在李强的笔下皆化作情感的笔墨符号。营造自然的大气象,表现的是宇宙的恢宏和自然的生命力。可以说,李强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脱胎于大自然的精神山水天地,其画容纳了传统,对于古人今人的妙处,他重在心领神会。山水画中墨法的积、泼、破,笔法中的丰富变化以及干、枯、涩、润、毛、飞白等种种方法与效果 ,每幅作品都有丰富的笔墨表现。即不象李可染那样求笔墨趣味于形象真实感的高度统一,也没有回到只求笔情墨趣而无视形象创造的纯抽象的境地。笔墨在完成造型功能的同时,获得极大的表现自由,提升了笔墨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这里,虽然看上去无古人的既定的程式,但却是不为法障的无法之法,也不是以形媚道的过程。更可以说,他是在用身心、灵性的大法造境,造的是大化之境。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李可染道出了为艺者的基本素质和艺术的价值。我赏识李强的水墨画,更佩服其于艺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他好似一只走在艺术旷野中的“北方的狼”,任凭北风吹、黄沙打,步履艰难地在前进。说心里话,当代中国画坛太需要李强这样的胆量、有勇气的探索者,为画坛带来生机。当下,艺术圈内“反串”已成为一种时尚。相当一部分书法家兼习国画,由于目的不同,从事绘画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大部分书家只是在重复古人的操作方式,画一些所谓“经典”的题材,这样从事绘画的过程显得方便、省事、见效快,但也失去了艺术的原创力,其艺术价值亦相当可怜。而李强从事绘画有自己的追求和方式。他敢于冲破蕃篱,贴近自然感受生活、拓宽艺术表现领域,极大地发挥笔墨语言个性与功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创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其作品使我仿佛听到了在辽阔的黑土地上,白山黑水齐奏出一曲雄壮与粗犷的乐章,传达出黑土地生生不息的生命。我是这么想,于画画,玩一玩笔墨并不难,而真正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大自然的生命运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为不易之事。它需要的是艺术家的真诚、平和的心态,是心与大自然的相对感应,是艺术家人格、灵魂的表白与自身价值的体现。我看李强的水墨画,不仅表现了黑土地的质朴、雄浑,天空的旷远与萧瑟。同时,还传达出了东北汉子朴实、刚健、雄强的精神气质。可以说李强走的是一条纯正的艺术道路,是人生、宇宙紧密相连的艺术。
作为已极具成就的书家,没有以此作为经济回报的资本而奔波忙碌于文化市场,没有随人作计,与世俯仰,而是在中国绘画的本体上做纵深的研究、探索,实在是难能可贵。他的作品以爽朗大方的气度、超逸时流的品格虽不能获得太多的喝采,而在我眼中,李强的画简直就是一个远离世俗、一尘不染的精神世界,是圣洁的境地。这是他特有的人格与艺格。
李强不仅以极大的勇气摆脱古人的既定程式,而且也能不被今人的风格所笼罩,他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甘心匍伏在人家的门下讨饭吃,而另辟自己的天地。2001年,李强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这里有全国一流的教学师资、一流的教学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可以说是当代艺术大师的摇篮。一年的学习使李强不仅对传统的水墨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理解,而且提高了意识,更新了观念。对自己的学习、创作有了明确的把握。他的创作没有停留在对景写生的创作模式中,而是更大程度地借鉴、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目识心记的观察、创作方法。从画中看出 他是以传统的以大观小对山川做整体的把握,在“目尺山川之势,心穷万物之源”的基础上,容万象于心中随意而发,取象外之象?D?D山川之神采。即石涛所言山川遇神而迹化。这也正好与中国传统精神相契合。因此,李强的画无论从造型、笔墨、气韵到意境都锁定在一个较高的层面,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李强的水墨画与书风是一致的。敏锐的造型感觉,方整、简朴的造型力感咄咄逼人,使人感受到画的风骨,笔的力度。且看山水画中的溪亭、树石、山峦以水墨画成,极单纯的墨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充满了整个空间。在咫尺之内营造了一个气象万千的墨的世界,正是“水墨淋漓障犹湿”的境界。由此,看出李强深谙笔墨之道,以简练的笔墨语言表达内心深处丰富的情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美的色即空、空即色及色不碍墨、色不伤气的美学原则。从画中,我们看出的是一身正气的君子风范,即“墨海中立定精神”,是对李可染先生“墨到胜处色无功”美学要旨的实践。他表达的是内美、大美。即黄宾虹先生的纯全内美,近看漆黑一团豪情满纸,正所谓黑团团里黑团团,远看玲珑剔透,气象万千,于混沌中闪耀着光芒,于墨黑丛中透射出天地的宽阔。
二00三年金秋时节于津门
(肖培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年书法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