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

十九岁

十九岁

时间:2007-07-26 00:00:00 来源:

名家 >十九岁

李 峰
《艺术财经》2007年6月号
“200万!”杨飞云的《十九岁》一开拍,委托席上就很干脆地报出价格。画不大,一米乘八十;人不多,一个模特侧转着身;不丰富,没有背景。在拍场寻常的经验看来颇乏“卖相”。然而,这是杨飞云最好的画。 午餐时得知,200万是一个台湾人上飞机前委托的价格。下飞机后给杨飞云的太太芃芃打个电话,“没买到。”至于多少钱,不知道。 而吃饭的四人都知道:459.2万。小小一幅创下杨飞云的价格纪录。 我是怂恿者。预展时老兄在韩国,刚回来我便给他电话。看了画册和展览,他说,“两个人的也不错。”是的,这次三张杨飞云,均是早期作品(1988年创作),《晨雾》(原名《林中》,90×110cm)也是参加 “人体艺术大展”的作品;《双人体》(161×110cm)尺幅大,人多:这两幅均是“卖相”不错的作品。但我说,“宁可把那两张的钱加一起买这张。而别人若想以那两张换这一张,不予也。” 或许偏颇了。精品之所以为精品,是因为它的不可替代性——首先画得好,画家的代表作。其次,有重要的展览与出版,时光不能回流,作品可以复制,这些经历不可以。而此一幅的重要,还在于1988年岁末1989年年初中国美术馆那次轰动的“人体艺术大展”。昔年,中央美院的学生原本可以凭借学生证便可免费入美术馆的,这次展览时却不可以了。而票价也从平时的2毛钱剧增十倍——2块钱。美院学生在美术馆前静坐抗议,售票处却转着弯排了好几条长龙。如此盛况,或许只有“文革”时在美术馆展出《收租院》可以与之比拟。也许我们要说,看来还是政治和女人最易成为众所关注。 不仅如此,作品在中国社会进程中的还有着独特的地位——模特起诉大展的主办方,包括此幅在内的几幅画被迫从展厅上摘下来,一时成为各方焦点。《十九岁》更因批评家尹吉男在评论集《独自叩门》中专门列出而为美术学子们所熟知。平心而论,在中国人所绘油画中,这一幅是接近艺术史学者温克尔曼所说“静穆的单纯”的感觉,杨老师之后所绘人体大约也未曾超越此幅。这在预展时便可看出,太太芃芃少在预展上露面,这次也专程前去观看——自从售出后,17年再也没有见过!而杨老师也觉得估价比那两幅低有点不合适,他忘了市场上大家看重的尺寸,忘了估价并不代表结果。他所关心不是金额多少,而是是否比那两张高——似乎价格低了学术性就不如前两幅了,杨老师也可爱的紧。 拍得画的老兄是深爱此幅的,18年前他在美术馆已然观过,但就是觉得还是有些贵的。贵不怕,怕东西不好。著名收藏家张宗宪有句明言:多听,多看,少买,买就买好的。好的一般贵,精品恒贵,现在嫌贵,日后更贵。 ——贵呢,日后若想拍由我来吧。做了嘉德这么大的一个超级托,这是算是回报吧。所幸未重蹈去年我们错过另一幅具有时代意义作品的覆辙,老兄的总体收藏因之增上灼灼光彩,这是我的最大乐意所在。 上午还有两颗更大的价格星在闪耀——陈逸飞自诩“英雄又浪漫”的《黄河颂》,靳尚谊的《画僧髡残》。前者4000余万,是内地单幅油画的最高记录了,“红色经典”中如此绘者确属异类,不是“红、光、亮”、“高、大、全”,没有许多的故事在后,有的是抒情之致,罕有想起画俯视鸟飞,而能在集体创作中融入画家自己真实感触是它最为可贵处,尤其在那个特殊年代。《画僧髡残》1600余万的价格也将靳尚谊推入了所谓“千万元俱乐部”,八十年代蜚声画坛的“古典风”也迎来了它的千万元画家。对于嘉德而言,仅凭此数幅,便保证了此场过半的价格。实际上,拍卖要的就是精品,供买家选择的应该是画廊买不到的作品,不仅精品,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美术史上有地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或者有重要影响的作品,比如杨飞云此幅《十九岁》。再如,刘春华并非第一流的画家,但他的那幅《毛主席去安源》太重要了! 图片整场500余万,之前一日诚轩的影像专场成交额是300余万,其实均只一张画的价格。影像艺术无疑有着广阔的未来,但它目前还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中“起步里的起步”,它的市场潜力是有,但目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大,还需要更久的培养与推介。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创作出有特色、耐寻味的作品,我们先前的“创作”,有太多是关于行为艺术的记录。对于策展人来说是做好纯粹的选择,好展览、好作品方能引起观看者、收藏者的趣味,对于画廊来说是培养收藏群体专业、规范的收藏,并同艺术家协商控制好作品的尺寸与号数。作品不一定要做那样大,艺术还是要跟人亲近的产生关系。辛迪·舍曼的图片并不大,几十厘米大小,每幅就数十万美金。而且,往往还买不到,号数少,就三张——一张给了美术馆,一张给重要的基金会或收藏家,还有一张在市场上流通。流通的还是重要的画廊代理,不在画廊vip名单上,就没有优先购买权,不容易得知消息。好不容易在巴塞尔博览会上看到了,询问了价格,想考虑一下。转一圈,回来就没有了。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参考。 当代这一场我就更多的跟朋友聊天了。这几年忙于工作,论文多有耽搁,在经年的细化与讨论、搜集材料后,这几个月一心在写我的硕士论文,新旧朋友们面见的少了。因为闲谈,拍场看的就不甚仔细了。也可能不是自己的拍场,我自己做的时候,深知其间的辛苦,来回的奔波与口舌,每一幅的不易——在竞争日甚的今日。然而,各家的差异性也在逐渐的形成,去岁华辰首推影像专场,保利则开始把夜场的概念引进来。还有人说,佳士得那边老画拍得好,保利当代不错,华辰特色在于红色经典、年轻艺术家,瀚海是写实,而嘉德有大陆最久的品牌…… 当然这些都是大概的说法,其间隐含的是良性竞争的启动。实际上,拍卖行正在淡去“超级画廊”的诟病,画廊逐渐成为市场的主体,博览会的能量在增大,美术馆的角色开始有新的调整、重要性日显。虽然也还有问题种种,但对于整个艺术生态来说,艰难的新调整、新启动开始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