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力量

年轻的力量

年轻的力量

时间:2007-07-26 00:00:00 来源:

名家 >年轻的力量

——2007年A+A第二回展览
A+A是一个年度展览平台,意为艺术家与艺术推广,最初的推出的时候还有“艺术家AA制自助展”的意思在内。2006年A+A第一回展览在北京王府井中央美术学院的陈列馆内举办,获得了各方的认可。 而我也在过程中“收获”了多位朋友,在他们的怂恿下,我开始远离原来的状态,不仅基本抛却了多年的书画收藏,甚至在十月份成立了一个机构——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PIFO New Art Studio)。 成立空间是为了更方便的同各界打交道。这个空间以推动新艺术、年轻艺术为主,她本身不以赢利为目的,希望以其自身的运转来和新艺术家、新艺术一同成长,我们有一个口号——to be together. 这里的“新艺术”、“年轻艺术”当然包括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然而,与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年龄不是年轻、艺术还是很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如王川、胡升平等。其中,王川是一九八零年代初四川乡土写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再见吧,小路》久有盛名,后来艺术家患有疾病、几经生死,虽艺术上创造力旺盛,却不为外知,我们也把他作为重点的推介对象之一。 年轻艺术家的发掘与培养更是我们的重点与乐趣所在。短短一年不到,就有多位艺术家朋友对我说:现在偏锋是全国年轻艺术家资源最好的空间了!我知道这是对我的鼓励,是对我和我的同伴们工作的肯定与期望。这里对A+A’2007——A+A第二回展略作回顾,也是对鼓励和支持我们的朋友们做一汇报与交流,希望大家不吝赐予意见。 关于艺术家选取 最早策划A+A展览是因为受艺术家们之邀,所以原则上A+A第二回展览保留了几乎全部原有艺术家。部分艺术家因为各自原因没有参加,冯硕是因为同玛勃洛画廊确定了合作关系,肖进则是没有新作。但A+A原本定位于流动的平台展,增、减艺术家也再平常不过,她要力求丰富、有活力。所以,第二回展览大幅度增加了参展艺术家数量,新增艺术家的标准定位于有学院背景而不拘于学院、专意创作远离流行图式,另外增加了以新材料、新媒材为创作手段的艺术家。业内口碑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同多位参展艺术家及其他业内人士有过反复的讨论。 这样,2007年A+A展览在平面上增加了韦嘉、熊宇、宋琨、魏言、康海涛、郑力、沈桦等七位。其中,韦嘉、熊宇是创造力活跃的四川地区年轻艺术家中最为知名者,他们已经成名多年,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卡通之风或跟他们撇不开关系,但他们本人却没有停留在“美”上,还在探索求变。宋琨的肖像画在大学的时候已经受到关注,灰调子她延续着那个时期的路子,这是一个执着而聪灵的艺术家。魏言的画以表现主义的语言、中国传统的题材,营造出原始社会般的意境。我曾数次前往绵阳小城,为的是看康海涛的画,同他讨论。康海涛有两种风格,一种纸本丙稀,一幅往往月余、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一种是大笔触,然而殊途同归,画面最后都呈现出夜色里的神秘。郑力的画则是一些怪诞的形。 架上之外,其他媒材的创作也是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邬建安的作品是以铅笔涂黑白纸,实际上是对艺术劳动量的观念性考虑。吴笛的工作室原本在我们空间对面,她大学毕业的时候包扎出一些材料性质的作品,后来却不再进行艺术创作。在我反复的“诱因”与催促之下,她又重新包扎,参加了我们空间的开幕展——出格。她以柔质的丝绸、纱、海绵来再造新闻图片里被炸死的婴儿、母亲,提示出似无奈的关怀。吴笛很聪明,在别人都在专意绘画,甚至都往卡通路上挤的时候,她独出机杼,轻轻松松就胜过了许多人的大费周折。我希望她的参展会对现今流行风有所警醒。不过,她展出的面貌并不全面,有包裹出的云、平面的材料与小型的装置。邵鲲是一位素人艺术家,所谓素人艺术家,就是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学院的训练而专心艺术的人。他的作品充满了童趣。 陶磊展出的是他给画家祁志龙在通县宋庄美术馆旁边所做的工作室兼居室。陶磊的建筑模型和Tony的摄影作品的参展,是为了宣示A+A对建筑与摄影的关注,下一步我们会做更多的研究,逐渐加大其比例,希望更为多样,更为活跃。 关于展览 A+A第一回展览仅有北京中央美院陈列馆一地,第二回扩大为全国巡展。原计划在重庆、成都、北京三地展览,按展出地点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3月30日~4月5日重庆美术馆,第二阶段4月15日~4月22日四川大学美术馆(江安校区),第三阶段4月30日~5月6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第四阶段北京798,5月23日~5月30日。 巡展“劳民伤财”,花费不菲,但在我看来,四川是创作力活跃的地方,来重庆、成都两地,一方面进行交流,展现艺术家最新的工作成果;二是希望发现、发掘出新的优秀艺术家:A+A会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平台与机遇——to be together嘛!实际上,在展览的同时,便有艺术家向我们提出参展意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常知名的艺术家。我们重视任何艺术家提出的申请,无论知名与否,合适与否,均会收到我本人或我的工作伙伴的反馈。 在四川和北京,展览都是赞誉声不断,许多朋友说这是近年来“四川最好的展览”,北京资深的业界朋友也在夸耀展览与画册,似乎我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我内心实情却是发虚——从参展艺术家,到图录制作编排,到画框,到展示灯光等等,我均有不满意的地方。朋友们的祝贺,我们视之为鞭策,下一届的A+A会更好。 A+A展览不求统一的风格,没有主题,她是偏锋新艺术空间的年度展示平台,是我们的第一块品牌。专题化、风格化的探讨主要集中于我们另外的展览品牌——“图画手工”、“新写实”等,它们均是长期的年度展览。A+A的主要关注点还是“新七零后艺术家”,以远离流行图像、远离重复,重视原创为宗旨,求新求变,展示出对自由与自律的信奉。两届之后,未来将继续深入,展示出她的包容与流动性。我们还正在筹划设立面向全国的年轻艺术家奖项。 在讨论、筹划下届A+A展览的同时,第二回的展览远没有结束,我收到了各地的热情邀请。2007年A+A展览第二回已经确定的巡回地点还有杭州、广州、无锡,并将于11月受邀参加在武汉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 策划展览是辛苦而让人愉快的工作,在过程中,我觉到了年轻的力量,就夸张地说总结一句:这是我和偏锋的幸运,大家在一起,成长与共,荣辱与共——to be together,for better, for worse.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