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核雕 毫厘见功
松子核雕 毫厘见功
松子核雕 毫厘见功
中国核雕艺术历史悠久,上溯春秋战国,而盛行于唐代,繁荣发展于明清时期。明初期因受佛教的影响,人们将用桃核、杏核等雕成的生肖、神仙人物、吉祥玩物等系于身上,以保驱邪平安。后因核雕的独创性、精巧构思和极高的工艺水平,风靡朝野,风行民间,成为文人雅士官宦商贾的宠物。
笔者匣中物件实为松子核雕“十八罗汉珠串”,整件作品共为十八粒,可惜只残存三粒。物件选料考究,刀法娴熟,技艺精湛,形态、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1雕件高1.60厘米,最大宽1.28厘米,色泽橘红,光润熟滑,分别在核之两侧阴刻“清风生浪迟”和浮雕十八罗汉之“静坐罗汉”图,整件作品采用浮雕和阴刻手法,文字规整方正,用刀爽索,罗汉正襟危坐,面容和善,造型生动,层次丰富,施刀细腻,手法老到,粗犷刚劲见柔绵,意到手到,凸现“静坐罗汉”,禅坐瞑思世界宇宙的真理,清净修心、 安详瑞庆。
2雕件高1.55厘米,最大宽1.15厘米,两侧分别阴刻“竹深留客处”和浮雕十八罗汉之“伏虎罗汉”图。诗文随形布局有致,刀刀见功,“伏虎罗汉”安排处理恰到好处,罗汉神态举止,不乱一分,威武善面,线、面结合,细微中见粗犷,给人一种修慈心观,降伏心中贪欲,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3雕件高1.55厘米,最大宽1.15厘米,在核之两则分别阴刻“幔卷浪花浮”和浮雕十八罗汉之“降龙罗汉”图。诗文雕刻飘逸,穿插有致,罗汉纹饰雕镂精湛,双手合十,凌龙直上,衣衫线条简洁流畅细婉,图面虽繁满,但龙纹鳞甲分明,海水纹惟妙惟肖,丝丝可见。用刀大胆,想像丰富,构图布局疏朗繁简有致,可见驾轻就熟之功力,呈现“降龙罗汉”降伏恶龙,普度众生。
赏玩核雕于案头指间,窥鬼斧神工,其精妙之作足以让人着迷,艺术魅力让无数藏玩者惊叹,精妙,典雅,香色,气韵,皆可包含于“清高雅逸”四字之中。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