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真迹昨入馆待展

郑板桥真迹昨入馆待展

郑板桥真迹昨入馆待展

时间:2007-07-19 00:00:00 来源:

名家 >郑板桥真迹昨入馆待展

郑板桥
昨天上午10点正,从上海开来的k182/181列车徐徐驶进昆明火车站,当55件清代扬州八怪书画展品安全送入昆明市博物馆后,扬州博物馆副馆长蔡云峰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他们一行9人受到了昆明市民和媒体的热情迎接。   扬州市民都难得一见的珍品 “云南老百姓这次有福气,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数量这样多的珍品,希望这次展览带给云南老百姓一次文化的充分享受。”蔡云峰对记者说,这批书画展品,属于国家一级和二级文物,都是稀世国宝,在扬州博物馆很少拿出来展览,一年只有一次展览的机会,扬州当地市民都难得一见。这次博物馆精心筛选了55件展品来到昆明,也是第一次。以前也只是少数一、二件作品去过台湾、香港,还到过日本、美国。   选择乘坐火车因为更安全 国宝级的文物在运送过程中都有许多讲究和严格的要求,蔡云峰向记者介绍了运送的整个过程,首先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才可以出省。然后按照国际标准,制作了专门装长画卷的透气好、防潮、防震的木箱子,长1.6米,宽0.5米,箱子内放置防腐剂,装了30幅画,重80公斤,此外还配备了一个大的皮箱,用来装25件扇面和镜面,重40公斤;安排专门的护送人员,扬州博物馆5名工作人员、当地4名公安干警全程护送;包下列车三间软卧,24小时专人轮流看护;抵达昆明后,由昆明警方配合运送到达展览地点,双方进行交接仪式;由专业人员负责开箱布展;展览期间采取必要的保卫措施。 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坐火车,而不是飞机?蔡云峰的解释是,装展品的木箱子放在飞机的货舱上,容易受到颠簸,另外没有人守护,所以还是选择乘坐火车更稳妥和安全。据悉,两地为举办此次活动共同投入50多万元。   500平米展厅布置成“扬州风格” 昆明市博物馆500多平方米的大展厅布置成扬州园林建筑风格,当护送国宝的队伍走进博物馆展厅外的大厅,云南姑娘弹奏扬州的古筝。在悠扬的古筝曲《渔舟唱晚》、《紫竹调》伴奏下,两地博物馆举行了交接仪式。扬州博物馆副馆长蔡云峰宣读了交接清单,确定55件清代扬州八怪书画展品全部移交给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云接过清单,表示按要求保管好这55件国宝,将于7月18日、19日两天闭馆完成最后的布展,7月20日上午9点半开馆,正式与广大市民见面。   郑板桥书法真迹震撼媒体 交接仪式结束后,扬州博物馆副馆长蔡云峰和该馆一名工作人员,站在密封的木箱子前,戴上白手套,将箱子打开。蔡云峰拿起一个画轴,褪去丝绸袋,和另一名工作人员一起展开画卷——黄慎的真迹《钟馗》,画中的钟馗气势不凡,生动无比。另一幅画卷被打开,现场立即有人惊呼:“是郑板桥的书法真迹,价值连城!”这幅书法作品内容是曹操的《观沧海》,大气恢宏,笔力遒宏。现场记者先睹为快,但要想仔细欣赏,也只有等待展览的时候再大饱眼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