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笔墨——第二届上海水墨艺术大展”昨开幕

“当代·笔墨——第二届上海水墨艺术大展”昨开幕

“当代·笔墨——第二届上海水墨艺术大展”昨开幕

时间:2007-07-10 09:00:00 来源:文汇报

名家 >“当代·笔墨——第二届上海水墨艺术大展”昨开幕

  “海派无派就是新海派”   “当代·笔墨——第二届上海水墨艺术大展”昨天在明圆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此次展览由艺术家吴林田策划,邀请张桂铭、萧海春、张培成、林曦明、王劼音等上海27名当代艺术界知名艺术家参展。展览以海上水墨生态为主旨,较为客观地展示了海上水墨近年来的生态现状,当代笔墨系列展是明圆文化艺术中心的年度主打展览,通过连续数年的系列展,将中国当代笔墨的整体风貌按照区域性差异逐一呈现出来。本届展览的成功举办,凸显了海上水墨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为美术爱好者展现了海上水墨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在昨天举行的本次展览的研讨会上,不少艺术家认为,海派绘画自任伯年、吴昌硕以来一直是中国美术的中坚力量。新中国建立以后的海派更是引领绘画风尚,随口报出一个名字,皆能令人产生心悦诚服的敬畏之情。他们的艺术至今散发着不可阻挡的魅力。改革开放之后,以程十发为代表的海派绘画步入多元化的格局。如今,海派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海派果然无派,这或许正是海派本身最为理想、最为心安理得的结果。当前的海上水墨确实很难以海派两字来概括之,然而就其目前的创作生态来看,它依然是当代中国美术举足轻重的部分,它依然以强大的创作实力自我完善、自成系统。海派从第一第二代的辉煌至程十发先生提出海派无派乃至新海派,从无人提及海派至目前相对活跃的创作生态,经历的是一场与国际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近当代美术史体验。它的演变包含了诸多值得回味的内容。海上水墨的核心价值在于,不仅有水墨这个高难度的技术标准,更具有文化性、精神性的价值标准。海上水墨主流艺术家以冲淡从容的性情入画,在自我选择、自信自立的基础上共同构筑了海上水墨的良好生态。此次当代水墨展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在传统绘画语言基础上有所突破的部分;二是在传统中国绘画领域潜心沉淀的部分;三是立足当代国际艺术现状,创造独立图式的部分。本次当代水墨展是对海上水墨生态一次梳理性的画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意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