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地图
国别地图
国别地图
漆器和瓷器一样,早在百年前就已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从文化根基上说,东方漆器首推中、日;从当下市场来看,东方漆器也首推中、日;而从当代的工艺和设计理念讲,日、韩两国走在最前端。中国的漆器市场一度遭遇低谷,直到最近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而稍有起色。与日、韩相比,国内的漆艺既缺乏传统所要求的细腻,又缺乏时代所强调的市场。这使得众多漆文化爱好者痛心不已,纷纷呼吁让中国漆器获得更多关注,寻回昔日的荣光。
中国式红与黑
说到漆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红与黑的搭配。然而你若真的见人就问为什么中国漆器会以红黑为主,却能得出各种不同的回答,而且很少能带有十足的肯定口吻。
说法一:材料使然。这是最容易想到也最为直接的解释,红与黑的原料最易获得,因此成了漆器的主色。据《韩非子·十过》说:“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等到“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这就是上古的漆器:黑红二色的奢侈品。其中黑色就来自漆器使用的天然大漆,所谓“漆黑”是也;红则多为添加朱砂而成,纯正、鲜艳。
说法二:文化使然。黑色沉稳,红色红火,正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审美需求;另有一说是红黑搭配与古楚地的图腾崇拜有关。我们几乎可以肯定,文化因素在漆器红与黑的选择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究竟是怎样一种渊源,目前还没有人能说清。或许说清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黑红,而在红。尽管综观中国古代漆器,沉寂冷静的黑色占据主流一席,但跳跃的红色无疑更突显了中国文化的基调。
说法三:审美使然。说白了,无非“好看”二字。不要小看这个过于通俗的解答,人类文明史上,许多看似复杂的疑团,到最后都归结到了最简单的解释上。在现今的色彩学中,红与黑依然是经典搭配色之一。或许远古的先民仅仅是觉得这样很美,于是便代代传了下来?
说法四:谁说中国漆器红黑为主?也有专家表示说中国漆器从来都是多彩的,战国秦汉的漆器呈现出各种颜色,倒是元、明、清的雕漆更突出红黑二色。细想来,此说确有道理,马王堆汉墓棺椁上令人目眩的多彩线条,与外黑内红的双耳杯造型同样令人难忘。然而从诸如《说文解字》等文献中,又隐约可以感觉到“赤、黑”之于漆器还是有一种独特的地位。
东瀛漆话
不同于中国漆器在唐以后由于瓷器的兴起而过早退出百姓生活,成为宫廷贵族的玩赏之物,日本漆器自江户时代起始终于贵族和平民处并行。也不同于中国漆艺在近现代逐渐退出历史、落于“抢救”的境地,日本漆艺由于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路备受瞩目地传承下来,并在中国描金漆工艺基础上,发展出了具备本国特色的“莳绘”(Maki-e),受到欧美藏家的追捧。
最好的证明是餐具:去日本旅行,一定要去地道的日本小餐馆,在那里能享受到最地道的日式服务,其中之一便是用各种漆制的提盒、杯盘来盛饭菜。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如端午节就要用一套专门吃粽子的餐具。据介绍,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各家各户使用的漆器数量相当可观。
日本民族热爱漆器,并不一定要昂贵和髹饰精美,但它们负载着日本的历史和传统,所以塑料仿制漆器也就应运而生。现代日本人还在不断拓展漆器的运用领域,在家庭装饰上尝试将漆器技艺用于陶瓷、现代家具,甚至门把手、电源开关上;IBM电脑ThinkPad系列纯黑色外观的灵感也是来源于日本一种传统的了;还有通体黑色的漆器饭盒Shokado bento。在日本,漆器无时无处不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