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丧葬礼与祭礼已初步形成

红山文化丧葬礼与祭礼已初步形成

红山文化丧葬礼与祭礼已初步形成

时间:2007-06-27 08:50:00 来源:新华社呼和浩特

收藏 >红山文化丧葬礼与祭礼已初步形成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墓葬与祭祀遗址深入研究发现,红山文化丧葬礼与祭礼已初步形成。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近年来考古界在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上已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开始将礼制的出现及不断走向成熟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夏商周三代社会来看,礼制这一概念是王权以各种规则、名分(或爵位)、礼仪、礼器等手段对社会各集团,特别是贵族内部各阶层的行为,包括权力、义务的制度化的规定。以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为中心,可看到类似的礼制观念在丧葬与祭祀方面的反映。   考古研究发现,牛河梁一带所埋葬的是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特殊人物,同时又禁绝世俗的住居和一般性的家族墓地进入这一地区,这与周代社会“礼不下庶人”的做法显然是颇为接近的。再者,这里的积石冢把完全脱离实用性的玉器作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器类,更说明红山人在表达人与人的关系时,是重视思维观念的精神因素在物质因素之上的。在这里,能否随葬玉器,随葬玉器的数量、品类以及精致程度是区分权力阶层内部等级的一种显著标志。   就祭祀而言,牛河梁一带的祭祀遗存也已形成了不同的层次。综合来看,以女神庙及庙北方台、祭坛为代表的祭祀遗存可为第一层次,这里面恐怕少不了祭天礼地敬神以祈五谷丰登、族群繁衍的成分;以第二、第五地点积石冢间祭坛为代表的可为第二层次,很可能属于墓地所对应的较大群体举行公共祭祀的场所;单个积石冢本身当为第三层次的祭祀场所。非圆即方的积石冢,既构成了墓葬本身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积石冢所对应的较小群体举行祭祀的场所。   席永杰说,不同层次祭祀遗存的存在及其在整个牛河梁遗址群中的合理安排,标志着红山文化祭祀的“制度化规定”已初步形成。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