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名书法家欲拯救濒临佚失的造像记书法
    南昌一名书法家欲拯救濒临佚失的造像记书法
    南昌一名书法家欲拯救濒临佚失的造像记书法
    
        时间:2007-06-25 08:50:00  来源:
        
        	
        		        		名家
        		        	>南昌一名书法家欲拯救濒临佚失的造像记书法
        
     
    
        |  | 
与书画结缘半个世纪
  徐云鹏今年59岁,4岁时就开始学书画,结缘书画已有半个多世纪,而与造像记书法结缘近50年。记者在他家中看到,两室一厅的居室因到处堆放和悬挂了他创作的书画作品,显得异常拥挤。
  谈起造像记书法,徐云鹏精神抖擞,神采飞扬。他告诉记者,造像记字体始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字形独特、雄奇,笔画方整、厚重,似用刀切出来一般,在河南省洛阳市城南的龙门石窟可以见到这种字体。明清以来,由于书体侧重于形式的整齐,桎梏性灵,湮没风格,使造像记这一书体得不到推崇。直到清代晚期,当时的大书法家包世臣、康有为著书立说,大力提倡学习北魏的造像记这一书体,于是书风大变,蔚为风尚,书坛才开生面,书学得以复兴。
  “由于书写造像记的每一个笔画都要悬手提笔,铺毫折笔才能成方形,必须长期反复研练才能建立功底。当代书坛因缺乏这一功底,因而用造像记字体创作的作品微之甚微,难得一见而面临佚失。”说到此,徐云鹏神色略显伤感。
  立志拯救造像记书法
  1997年,徐云鹏对造像记书法已了解颇深,并把握娴熟,但一直担忧造像记书法这朵独特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濒临佚失。为此,他立志要拯救这一文化艺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春节过后,徐云鹏被查出脑干部有一肿瘤,医生说他只能再活半年。
  深感自己时日无多的徐云鹏决心与病魔赛跑,带病坚持著书立说,并在《始平公造像记》等最精华的五十余作品中寻找最有代表性的各类笔画,并选用其中最完美的120余字,再加上自己几十年研练造像记字体的经验,对其艺术加工,想创立一种更具艺术魅力的造像记字体。
  独创方中方造像记
  但就在此时,徐云鹏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终因二次昏倒而住医院,之后医生为他做了脑部手术,勉强保住了生命,手术后的徐云鹏身体非常虚弱。
  两个月后,徐云鹏回到家中休养,此时的他每天像木头人一样躺在床上,经常出现头昏现象,右侧头部有持续的痛感,眼睛视物模糊,耳朵听力困难。“那时我简直成了一具活尸。”徐云鹏对记者说,“幸好老伴对我精心护理,不然我真不知怎么挺过来。”
  后来,徐云鹏的身体有了些好转,他决心要用自己的意志与残体抗争,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念。经过十年的努力,如今他在抢救和发展造像记字体的基础上,独创了一种“方中方造像记字体”。
  欲收徒弟传承衣钵
  徐云鹏透露,目前他有个想法,想免费招收一名酷爱书画、有书法基础和懂电脑及摄影的门徒,以传承其毕生所成,弘扬民族文化。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