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中国情书”迟到13年

约克“中国情书”迟到13年

约克“中国情书”迟到13年

时间:2007-06-25 09:09:00 来源:

名家 >约克“中国情书”迟到13年

昆特·约克把大幅的画布悬挂在展厅中
时隔13年之后,德国艺术家昆特·约克(Günther Uecker)的作品终于得以和北京的观众见面——早在1994年,他就曾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一起计划在京举办名为“致北京的信”的展览,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只能在柏林新艺术家协会展出。   而现在,他和他的作品终于来到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展出。   “迟到的展览”见证中国巨变   昆特·约克并没有如通常那样把展品安置在墙面上展出,而是把大幅的画布悬挂在展厅中,如同书页一样,观众穿行其中就像走在一个小小的迷宫中。为举办这次艺术展再次来到北京,约克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惊人的变化速度,“这个迟到的展览见证了中国的戏剧性的变化”。   1930年出生的昆特·约克是德国享有盛誉的艺术家,曾经多次参与卡塞尔文献大展和威尼斯双年展。在艺术展的开幕式上,昆特·约克回忆道,他早在1984年就曾乘坐火车穿越西伯利亚、蒙古来到北京,1994年再次访问之后,他根据两次旅行的经历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这也就是如今在北京展出的系列。   把对中国的印象化为图像   约克表示,创作该系列作品时,自己把对中国的印象和感觉均化为图像,“变成了那些挂在绳子上和用竹片支起来的巨大的画布,就像是一排排要晾干的衣物”。很多画上的文字取自二战后的一份人权公约,经历过战争的约克看到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也经历了种种变乱、伤害,他希望不同文化的人能够和平共处、相互理解。   虽然在艺术生涯中,约克受到德国本土艺术和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强烈影响,他也一直对东方文化抱有兴趣,还曾以中文符号为元素创作作品并在我国台湾展出,他说这是对中国的一份“情书”。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很高兴“接收”这份姗姗来迟的信,他认为约克的书写“与中国书法和写意绘画的动机、意境、神韵都暗合相契”。   本展览6月22日至29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后,还将巡回至广东美术馆展出。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