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考古发现: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考古发现: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时间:2007-06-25 08:55:00 来源:新华网呼和浩特

收藏 >考古发现: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根据近年来考古调查的结果,内蒙古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在近年中美赤峰联合考古队对赤峰西部区域性考古调查中,在76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含红山文化陶片的遗址点160处,比赵宝沟文化阶段的遗址点数量多了数倍。 指导这项调查的匹兹堡大学的周南教授在随后的分析中发现,如将这些遗址点中彼此毗邻、相互间只有数十米空白地带或自然沟壑相隔的地点加以归并,实际上可得到125个“村落”级的遗址。而其中大约半数的“村落”级遗址在空间上又可聚合为13个较大的群体。 聚落(或“村落”)所代表的这种小型的、成员之间可日常面对面交流的低层社团之上,应当存在着更高一级的社团组织,前些年敖汉旗的文物普查也揭示了类似的现象。赤峰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邵国田说,在1981年至1988年的文物普查中,该旗范围内共发现含红山文化遗物的遗址点502处。调查发现,由若干遗址点聚结成遗址群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每群包含3至5个遗址点,多者可达20余个遗址点。 牤牛河上源的这种群体包括了11个遗址群,分布于约700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内。其分布密度与在赤峰西部调查中所看到的情形大体相同。这种地跨数百平方公里的遗址群体的出现,较之赵宝沟文化阶段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