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淡画湿地 深情呼环保
浓淡画湿地 深情呼环保
浓淡画湿地 深情呼环保
时间:2007-06-20 11:43:00 来源:
名家
>浓淡画湿地 深情呼环保
--记我国首位湿地画家宋士操
文/首席记者 张馥郁
认识宋士操的画是在2007年油地画展上,那个画展云集了众多本土画家的作品。盘锦是个特别注重书画艺术的城市,本土画家近年在全国大赛上连连折桂摘金的成绩令人瞩目。因而这次展出的含金量也很让大众期待。展出的作品质量很高,不由得让人缓步徜徉,久难离去。宋士操的作品就在这种情境下冲进了记者的视线。那是8幅长度均在一米以上、宽度都在两米以上的大幅画卷。相同的色彩、相同的意境,不同的是它们或动或静,8幅连在一起,波澜壮阔的湿地风光便风生水起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们身边的鹤乡湿地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湿地,记者也多次去过,印象中,它是平面的、少有波澜的。而在宋士操的画卷中,湿地却有着山一样的奇伟和海一样的辽阔。在他的笔下,湿地的芦苇丛有时仿佛是远山连绵,一层层姿态各异,连水接天甚是壮观。有时又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一浪地涌过来,仿佛一下子就要扑到你的脚下。宋士操说,这就是湿地最本真的面貌和胸怀。为了了解湿地的这种本真,宋士操背着他的画夹在湿地间摸爬滚打了6年。
宋士操是现代第一个将湿地入画的画家。他的作品《湿地.湿地》在2004年入选全国美展。关于为何要独辟蹊径写意湿地,宋士操说那是很偶然的。那是2000年,那时的宋士操已经进行书画创作多年并成绩斐然,1993年,他的作品《圣土》入选首届中国画大展,翌年,他的作品《塞外大地》获得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优秀奖。1995年,他的作品《大潮》获中国石油文化大赛银奖。1997年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对他做了专题访问。他是业界公认的实力派,在山水画上的造诣很深,许多人认为他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并取得娇人的成绩。然而也是那一年,一个喜欢摄影的朋友来看宋士操,他带来了许多湿地照片,并且跟宋士操讲起了湿地。红滩、绿苇、百鸟翔集......照片上的湿地那么美,而朋友关于湿地是地球之肾的讲述更让宋士操对湿地惦念不已。背起行囊,宋士操开始拜访他心中的湿地,近处的盘锦湿地、远方的三江湿地、扎龙湿地,转了一大圈,湿地的美震撼着他,而各地湿地不同程度遭到的破坏让他痛心。拿起手中的笔写意湿地、宣传湿地、保护湿地是他的理想。
画湿地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纵观中国书画史,湿地入画者少,只有宋人曾以此为题材作过小品画,宋之后便无人再画。没有借鉴,这湿地要怎么画?宋士操颇费思量,湿地虽然也属于自然风光,但它和山水不一样,湿地浅滩沟壑、杂草丛生,尤其是地势平坦,无高低起伏之势,这很难造就阳刚气势,这对于一个习惯了“三远”、“散点透视”来营造画面意境的山水画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他觉得要画好湿地首先要了解湿地,他再次走进湿地,春来芦芽短、夏日苇海泛波、秋天芦荻吐柴、冬天雪掩苇塘......湿地在变换着不同的妆容,在深入了解中他越发爱上了湿地,这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它是“鸟类的乐园”,也是植物的乐园。湿地的胸怀就像是母亲的胸怀,蕴藉着最深沉的爱。
多年的苦心孤诣,宋士操终于获得了成功。他领悟到“气韵生动”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也是湿地画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于是他的湿地作品便在意境和气韵上下足工夫。而且技法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的用笔苍劲有力、用墨大胆、干湿浓淡、随心所欲,无论是破墨还是破色都恰倒好处。你看他的湿地画,没山却又像山、没花鸟却让你感受到花鸟,这也是应齐白石所说:“不求似中得似。”面对他的画,明显感觉到他对大自然的亲和已经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效果,他以激情赋予恬淡的湿地以鲜活的生命力。你看无论是葱茏的植物还是嬉戏的水禽,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除了实物,宋士操湿地画中最常用的意象还有水气,水气孕育湿地、湿地孕育生命,那空潆的留白,让你感受的是湿地空灵秀美的意境,这意境有时竟然让你惆怅。那是对湿地的担忧。
2003年,沉寂了3年之久的宋士操拿出了他的第一个成熟的湿地作品《草木百情》,河流、苇荡、白菜、玉米以及氤氲在湿地里的白雾,这些美丽的意象通过巧妙构图,将湿地的灵秀开阔完美地呈现在观者眼前,让人们欣赏美的同时,不由得滋生了环保意识。这一作品获全国中国画优秀奖。2004年,他的作品《湿地.湿地》入选全国美展。
宋士操的湿地作品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瞩目,而画家却从未因成功停止探索的脚步。他说为了脚下的这片湿地,他会孜孜以求,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让艺术宣传环保,让书画服务家乡,这是他的追求。
——文章载自《盘锦日报》2007年3月11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