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
余姚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
余姚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第三章 规划布局
第四章 题材分类与定位
第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六章 城市雕塑规划实施管理建议
图纸目录
图纸一 余姚地理位置图
图纸二 中心城区雕塑规划布局框架图
图纸三 市域雕塑规划布局框架图
图纸四 中心城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图及概念分析
图纸五 市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图及概念分析
余姚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城市雕塑建设逐步向国际化迈进接轨,北京、上海、长春、广州、深圳、桂林、杭州、大连、青岛、威海等具有本市特色的城市雕塑规划相继完成。大批高质量的城市雕塑逐渐遍布在城镇、社区、广场、游园、绿地等地,给城市精神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拓展,促使我市出现了一些雕塑,结合环境特色也做过一些大胆尝试的较成功作品。但是由于余姚没有做过科学规范的城市雕塑建设规划,雕塑建设发展理念、目的不明确,局部的、自发的雕塑家个体行为,致使城市雕塑缺乏了标志性、规模性、连续性的建设。根据现实调查分析,我市的城市雕塑数量少而零散,缺乏经典性和深度性的力作,雕塑与环境缺乏有机结合,属性混淆、内容单一、雕塑制作工艺普遍粗糙,缺乏艺术审美性。这些情况很难承载我们2000来年古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典型性城市风貌,更难整体体现我们姚江——河姆渡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姚市市政领导对余姚市城市雕塑规划建设非常的关心,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巨大的关爱和支持,作为城市雕塑界的我们更是热血沸腾,责无旁贷!现特意提出《余姚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草案》,以供参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余姚城市文化品位与生活环境质量,协调城市雕塑景观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布局,促使以城市雕塑增进和宣传余姚特色,带动旅游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依据
本规划是在《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的框架下,综合考虑余姚城市空间布局、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绿化、旅游、工业生产、市政交通和社区网格系统,协调各类专业规划布局,并在吸取《上海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制定而成。
第三条 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本市城市雕塑发展和建设的法定性文件,也是实施城市雕塑建设、城市雕塑管理的基本依据。用以指导城市雕塑所涉及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以及城市雕塑的选址、策划和实施管理。
第四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至2020年,近期规划期限至2010年,中期规划期限至2015年。
第五条 规划区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余姚中心城区和周边所属城镇、新区及景点等公共空间。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
第六条 规划指导思想
立足余姚特色,吸取国内外其他城市雕塑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海纳百川。围绕《余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精神,紧贴城市发展心声。
梳理城市文脉,结合城市开放空间,确立城市雕塑布局和雕塑题材,统筹规划、远近结合、重点突出、分期实施,着力塑造城市环境、传承城市文化、创建城市精神。
规划建设以人为本,城市雕塑空间布局坚持体现景观的适众性,内容和形式符合公众需求的多样性和审美接受性,雕塑与环境的结合也更加协调性,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性,力求有序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使城市雕塑与人与环境的自由发展达到一个和谐社会。
第七条 规划目标
1. 根据余姚市城市发展总体要求和空间景观总体意向,确定城市雕塑空间分布形态,发挥城市雕塑的审美引导与文化标志作用。通过城市雕塑建设,全面提升余姚城市生活和居住的空间环境品质。
2. 逐步建立以服务余姚特色来开展的国内、国际城市雕塑交流平台,完善城市雕塑创作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雕塑建设与管理运做机制,全面提升余姚城市整体水平,使余姚真正与浙东古老而又新颖的山水名城形象相匹配。
3. 至2010年近中期建成的城市景观雕塑初居规模,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都已基本完备,以文献、革命、塑料、模具、杨梅、红枫等某些特色主题的雕塑交流在全国及世界已有影响,至2020年居住区、工厂企业、学校机关、街头绿地、体育场馆、环城大道等都已全方位的匹配完善,逐步产生若干座体现余姚城市形象的标志性雕塑。
第三章 规划布局
第八条 规划布局原则
1. 符合城市整体布局和总体意向
2. 凸现城市人文特色和自然特色
3. 强化城市空间景观和城市意向
4. 遵循突出重点和分级指导原则
第九条 规划布局
规划确定以中心城区和特色城镇、旅游景点为雕塑分布的重点地区,其它一般地区为兼顾区。总体规划形成“一道、一环、三江、七园、多点”的雕塑景观布局结构。
一道:由新建北路和南雷路连成的“南北大道”,为余姚雕塑景观中轴线。
一环:由东环北路、东环南路与西环北路、西环南路所形成的一条环城景观大路。
三江:姚江、最良江、候青江的三江优美两岸。
七园:龙泉山公园、舜北公园、黄山公园(儿童公园)、胜归山公园、三江口文化休闲公园、体育公园和姚北公园。
多点:余姚博物馆、火车站广场、余姚大厦(龙山商场)对面转盘大草坪、新建桥西北侧喷泉长廊商业休闲广场、兰江广场、舜江楼历史文化街、会务展示区、体育馆、兰墅桥绿地、市南互通立交桥绿地、跨海大桥(上海——慈溪)至余姚主要景观节点、中国塑料城、姚北新区、梁弄镇四明湖畔、革命旧址横坎头、三七市镇、四明山森林公园区、泗门镇329国道、杭甬高速余姚收费站等地。
第四章 题材分类与定位
第十条 余姚城市雕塑题材分类
1. 艺术文化题材。强调关注当代艺术与地方特色结合,反映自然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名人、科技、教育、体育、建设等内容。
2. 历史文脉题材。反映余姚在近代城市发展史、革命史和现代经济产业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3. 民俗生活题材。反映当代城市生活场景、文化面貌、民俗风情,描述新时代下余姚的人性之美。
4. 专项特色之最题材。余姚在文化上有华夏远古文明之最“河姆渡文化”;在环境上有江南独特的“山、水、城”相依格局;在人杰上素有“文献名帮,先贤故里”之称;在近代革命上有著名的浙东红色基地;在经济上是全国百强县市,有中国最大的塑料和模具交易市场,被誉为“塑料之乡”,“模具王国”;在物产上这里还是“杨梅之乡”,“榨菜之乡”和“红枫之乡”等等。如此众多之最,是余姚城市雕塑规划区别于其他城市雕塑规划的显现之处。
第十一条 雕塑题材整体定位
1.“一道”的景观中轴线:艺术文化题材,反映当代城市文化。
2. 姚江两岸、舜江楼历史文化街地区的古城文化景观体系:历史文脉、艺术文化题材,反映古城历史的记忆和水岸文化特色。
3.最良江、候青江等新水岸景观体系:艺术文化、水乡民俗生活题材,通过新水岸景观来体现新余姚的“水清、岸绿、人美”景象。
4.龙泉山公园、余姚博物馆、三江口文化休闲公园等文献与名人雕塑景观带:艺术文化、专项特色之最题材,体现“文献名帮”、余姚四先贤(博物馆广场绿地)给古城文化带来的博大精深。
5.新建桥西北侧喷泉广场、(新建路、阳明路、舜水南路)商务区和商业广场的商业休闲景观群:艺术文化、民俗生活题材,通过时尚、休闲、购物的雕塑形象表现新时代下的姚城繁华面貌。
6.火车站广场、兰江广场、余姚大厦(龙山商场)对面转盘大草坪、南互通立交桥绿地、跨海大桥至余姚线路等主要雕塑景观节点:艺术文化、专项特色之最题材,通过门户、窗口形象体现余姚市经济、文化、环境、旅游、精神等独特之美。
7.居住区、舜北公园等居民休闲活动区的雕塑景观:民俗生活、艺术文化题材,反映现代城市生活、风情文化。
8.历史文化风貌区和特色名镇雕塑景观:历史文脉、专项特色之最题材,体现河姆渡遗址、梁弄红色文化、三七市镇杨梅文化等等的具有浓郁地域内涵的特征。
9.体育馆、体育公园等体育雕塑景观:艺术文化题材,体现城市的运动、健康、活跃生命力。
10.中国塑料城、模具城、姚北新区等产业基地雕塑景观:艺术文化、专项特色之最题材,体现余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城市步伐。
第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一条 近期建设规划重点说明
近期建设规划是在城市雕塑总体布局框架下,结合本市与周边城市近期发展的重大工程与活动建设来拟定的。本市近期的旧城更新、新区发展,特色旅游等重点工程(主要依据余姚城市近期总体规划),和周边的跨海大桥(上海至慈溪)通车、上海世博会、杭州国际休闲博览会和国际动漫节、宁波国际服装节等等重大项目与活动所带来商机与影响,迫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有计划有目的的重点发展。
第十二条 近期重点城市雕塑建设项目表
中心城区
序号
项目名称或所在区域
1
新建路至南雷路所形成的中轴景观大道
2
余姚博物馆“四先贤”名人像
3
新建桥西北侧喷泉长廊商业休闲广场
4
舜江楼历史文化街
5
姚江、最良江、候青江两岸绿地
6
三江口文化休闲区
7
火车站广场
8
余姚大厦(龙山商场)对面转盘大草坪
9
舜北公园
10
黄山公园(儿童公园)
11
体育公园
12
会展中心
13
兰江广场
14
市南互通立交桥绿地
15
兰墅桥绿地
16
中国塑料城
市域
序号
项目名称或所在区域
1
梁弄镇四明湖畔
2
浙东红色基地横坎头
3
姚北新区
4
泗门镇329国道
5
三七市镇杨梅旅游中心
6
四明山森林公园区
7
红枫生产基地旅游中心
8
跨海大桥(上海——慈溪)至余姚主要景观节点
9
杭甬高速余姚收费站
第六章 城市雕塑规划实施管理建议
第十三条 尽快着手《余姚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
《余姚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是对余姚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
的法定性文件,对规范余姚城市雕塑的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十四条 成立余姚市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办公室
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城市雕塑依法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一经审批通过将成为指导城市雕塑建设、管理,以及进一步深化城市雕塑各项规划的依据。建议政府部门专门成立具有权威管理、协调的城市雕塑规划建设委员会及委员会办公室。委员会应尽快组织包括艺术家在内的评审专家小组,并分批组织优秀雕塑作品方案的征集、投标展出评选活动。
第十五条 完善城市雕塑建设资金保障措施
通过政府专项拨款、建设单位自筹、企事业单位资助和社会捐款 捐助等措施,构筑城市雕塑建设资金体系。
城市雕塑建设专项资金帐户应尽快设立,等划拨资金基本到位,就能为城市雕塑建设的推动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专项资金应该重点用于提高余姚城市雕塑的水平上,包括雕塑总体规划编制、重大雕塑建设方案的前期策划和征集、雕塑方案的评选,以及雕塑交流、研讨活动上。
雕塑建设费用也应尽可能采用社会筹集的方式。目前先从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居住区开发建设入手,要求建设单位自筹资金用于雕塑建设。同时探索鼓励企事业单位资助和社会捐款的配套措施,逐步建立稳定持久的城市雕塑建设资金保障措施。
附言
本规划按照正规文本格式,后附规划图纸及概念分析。本规划仅为建议,有待与余姚市政领导、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进一步探讨与深化。
预祝《余姚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早日顺利诞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