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清代石碑“字谜”揭开 官府发的“谕”

北京路清代石碑“字谜”揭开 官府发的“谕”

北京路清代石碑“字谜”揭开 官府发的“谕”

时间:2007-06-14 09:30:00 来源:南方都市报 

收藏 >北京路清代石碑“字谜”揭开 官府发的“谕”

  文物部门挖开石碑确认是官府发的“谕”   记者昨日获悉,此前本报曾报道的北京南路同庆坊附近一块埋在土里的半截石碑上的“字谜”终于被揭开,文物部门近日已挖开石碑并对碑刻拓片,也证实该石碑是清光绪年间由官府发的“谕”(即古代的下行文),内容主要是谕石朴石料两行免抽牙捐。   据了解,日前因进行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前往北京南路同庆坊挖开“奉宪免抽牙捐示谕”石碑并对碑刻拓片。文物部门把埋了半截的清光绪年间石碑挖掘开后,露出了整个石碑的字,原来只看见一半字的石碑文“谜底”终于被揭开。   专家查阅了《清实录广东史料》后介绍,光绪十一年的历史背景是由于当时广东是中法战争的前线,战局紧张,正在备战,因此加重了“牙捐”,后来因“军务告进”,加上朝廷认为“牙捐于工作手艺原不抽收姑念该石朴石料两行均係琢石贫民工作谋食从宽酌量概免抽收以示体恤”,所以下了“奉宪免抽牙捐示谕”,“奉宪”即奉朝廷公文,因水灾赈济,军务告进,故在石朴石料两行免抽牙捐。   而据一满头白发的老街坊回忆,因为当时的石朴石料两行免抽牙捐,石商十分高兴,又因是制作石的行业,而北京南路、八旗二马路一带都是石朴石料行,北京南路同庆坊附近有制作石的堪宁会馆、石行会馆等,故在同庆坊专门立一“奉宪免抽牙捐示谕”石碑。   ■ 新闻背景   此前北京南路同庆坊附近在拆建时,在破瓦砾中发现了一块埋了半截的清光绪年间石碑,上面的大字是题目:“奉宪免抽牙捐示谕”,这个石碑宽约51cm,露出地面长约53cm,因为半截埋藏在泥土里,所以每行字都只能看见一部分,成为一个小小的“谜”。广州市文物专家黎显衡专门前往北京南路同庆坊观看了石碑后说,这个清光绪年间石碑是研究广州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是研究各行业,特别是石行的重要文物。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