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中行——记马孟杰

墨中行——记马孟杰

墨中行——记马孟杰

时间:2007-06-04 08:34:00 来源:

名家 >墨中行——记马孟杰

  中国荣宝出版集团等近年来为马孟杰举办书法巡回展,他的诗词书法作品在江苏、四川、福建、河北等地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后,在杭州西湖美术馆又展出了他的近二百件既具传统功力又风格独显的诗词书法作品,广受好评。 马孟杰以精湛的书艺和娴熟的古联语,被选为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常委。在首届中楹会书艺委全国联墨大赛中,他出任副秘书长、策划和评委。 马孟杰的书作被行家赏识,成为收藏珍品,并为《中国文化报》等多家报刊以专版刊介。他书写的两首唐诗: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望岳》被中南海收藏。狗年春节,央视《今日关注》栏目邀其讲授楹联,他书春以祝:金鸡唱晓紫光照;玉犬旺财鸿运来。   日前,《马孟杰诗词书法集》已由荣宝集团编辑完成,即将出版。作为诗人、书法家、楹联名手的他,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注目。   墨香伴随他成长 马孟杰生性豪爽,广交朋友。最为朋友们叹服的是他惊人的记忆力,从先秦的《诗经》至唐诗、宋词、元曲,只要有人提起一句,马孟杰就能够滔滔不绝地接续下去,而且对作者姓名背景如数家珍。其实,这是四十多年孜孜不倦,汲汲以求的文化累积,生长在中医世家的马孟杰四岁时就开始浸染在一个诗书氛围中,又跟随着悬壶济世的祖父学习书法,可以说他是闻着墨香长大的。“文革”后,13岁的小孟杰参加了天津市少年宫首届仅8人的书画班,在画家纪振民的亲授下,日见长进,一发不可收。 马孟杰如今是中国楹联协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这与他通习书画,兼修诗文的幼秉庭训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这种童子功的达练成就了他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茧自缚为化蝶 马孟杰中指与无名指上被笔杆磨出了厚茧。他埋头笔耕生涯,如春蚕般贪婪地咀嚼、消化着国学文化。他自作老茧,何尝不是蚌病珠成,夜尽天明。这滋味,就是作茧时的痛苦、成蝶的激动与欢乐。   “麦穗越是饱满越低垂”。马孟杰既景仰古圣,又钦佩今贤。他曾经说:我算什么,与陈寅恪等诸前贤相较,咱连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都算不上,有什么可骄傲的。 马孟杰不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考入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在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指导下,完成了几十门博士课程,很快就成为欧阳中石的高徒,书法技艺脱颖而出,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欧阳中石为得意门生亲笔题字“肆外闳中”。刚届45岁的马孟杰踌躇满志,仿佛迎风冒雨飞向水天一色的鸿雁,“壮年听雨客舟中”。   是真名士自风流 马孟杰知道人们“历来对艺术家之人品要求极高,因为艺术是感情的流露,人格之体现。”他洁身自好,足迹遍历祖国山河。他曾驱车数万公里,乘机飞行数十万公里采风,仅笔记就写了数十万字。 周边的人说马孟杰侠肝义胆,孝悌长者,急公好义。仅从他悲悼老父的几篇诗文略见其忠孝。马孟杰对于社区里的老人毕恭毕敬,社区里的文化活动,他是有求必应。对有些同行因囊中羞涩而不能开书画展,马孟杰义不容辞去资助。在“非典”时期,他多次去几家医院慰问白衣战士。 马孟杰最喜爱的一句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不断攀登,探索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他通过用笔的节奏、墨色的变化、字形的形象、章法的布局来让楹联更普及、更亲近、更有生气地走进文人视线,走进民众的生活,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