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种方式塑造伟人

用另一种方式塑造伟人

用另一种方式塑造伟人

时间:2007-06-02 09:16:00 来源:中国商报

收藏 >用另一种方式塑造伟人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美术界曾组织了大规模创作活动,产生了一批在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这其中虽有许多表现伟人丰功伟绩的创作,但大都往往表现出一种恒定的模式。而国画《转战陕北》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山水笔墨用于伟人的塑造,表现出了“怪”的特色。其风格是以磅礴中有淡然、雄厚中有柔劲、空灵中有饱满、潇洒中有风骨、奇崛中有圆通、沉郁中有灵光而达到气韵兼备的。 国画《转战陕北》是素有“长安画派”创始人之称的国画大师石鲁1959年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建成而作,规格208厘米×208厘米。它以1947年陕北军民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历史背景为素材物,展现了伟人凭高远视、指挥若定、胸有百万雄兵的丰富内涵。从画中那“人格化”了的自然形态看,达到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意境。 国画《转战陕北》的整幅画面上,人物仅是点景而已,这是表现伟人形象的大突破。作品以宝塔山图式结构呈现,立意浑厚高远,气定势动。前景山石笔老墨辣,色浓骨状,以仰视处理呈高耸感;远景群峦则峰峦缥缈,迹断影连,以俯视处理而具广远感。主人公毛泽东伫立于高远之间,虚实之上。这里画家以“笔墨之变缘于意,意之呈显又藉于笔墨”的方法和“以色当墨的山水笔墨用于人体的塑造”,匠心独具地把自然景象和伟大革命者的理想、愿望、信心和勇气紧紧连在一起,把人物和环境描绘得雄豪而有气魄。 国画《转战陕北》虽然是幅历史画,却不以单纯记录历史现象为目的,而是依靠画家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的体验和理解,吸取了前人的艺术智慧,发挥了基于生活经验的创造性想像,体现和适应了新时代观众的艺术趣味,不仅避免使绘画成为现象的平板记录,而且人物和环境的描写都有雄豪的风格,显得很有气魄。这是表现伟人形象美术作品的一大突破。 国画《转战陕北》问世40多年来,以更好地状物和传神、更好地抒情和言志而成为中国画光辉灿烂艺术的杰出代表。2001年10月,该画在由文化部等部门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中展出并大放异彩。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