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眼学联姻科学

让眼学联姻科学

让眼学联姻科学

时间:2007-05-28 08:59:00 来源:中国商报

收藏 >让眼学联姻科学

  在古陶瓷鉴定中,准确判断器物的真伪、年代、产地或窑口是专业研究者的目标,但实践中却会出现各种情况。笔者推崇当今古陶瓷鉴定走“传统”与“科技”相结合之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利用科技手段采取有效的补充和论证。 传统鉴定对于古代真品陶瓷器往往在年代、窑口的判断上产生分歧,持不同观点者几年甚至几十年争论不休,难达共识。其实正确的结论永远只有一个。例如,一件古代青花瓷器,有人根据造型和纹饰认为是明代的作品;也有人依据用料与工艺,判断清代制造;一件哥窑器,有人认定是宋代真品,也有人认为是清仿。其实用肉眼看到的青花浓淡、釉色深浅都是由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及比例决定的。面对类似问题,我们不妨采取科技方法得出准确定论,这其实是一个真赝问题之外的问题。而从客观角度讲,每一个朝代、每一个窑口在烧制陶瓷器时所用的原料(包括胎土、釉料和颜料)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古人不会有意为今人设下“陷阱”,也没有哪位古人会把宋、明的陶瓷用料留存到清代再烧成瓷器。同一时期制作的器物,用料基本都是相近的,没有哪一个窑做碗用一种原料,做盘用另一种原料。只要我们准确地测出这些用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元素种类,再与当今科研机构所建立的各类数据库中的数据相比较,看它与哪个时期的数据相吻合,即可断代。 这样两相结合的办法,既充实了传统鉴定在主观经验上的不足,也使得科技鉴定中的“样品釉面成分与某某代某某窑釉面成分符合较好”的结论有了用武之地。只有将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合理结合,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开始达成共识,我们的古陶瓷鉴定事业才会稳步发展。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