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与藏并重 晚清民国时期“鉴藏大家”罗振玉

鉴与藏并重 晚清民国时期“鉴藏大家”罗振玉

鉴与藏并重 晚清民国时期“鉴藏大家”罗振玉

时间:2007-05-22 08:49: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收藏 >鉴与藏并重 晚清民国时期“鉴藏大家”罗振玉

  晚清民国时候的收藏家们总有些类似,多半是鉴与藏并重。大概是因为当时玩得起收藏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仕途出身,饱读诗书,“文化水儿”比较足。罗振玉,就是典型的鉴藏大家,不但要自己收藏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文物资料和字画,还要做足研究整理的工作。而现在,我们提到罗振玉,首先想到的反倒是他的考证研究,毕竟对商周甲骨的收集研究,罗振玉实在功不可没。他的著述也相当多,流传较广的有《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生于1866年,浙江上虞人。曾从事教育工作,也经管过清廷内阁大库档案,其间设法保留了8000麻袋明清档案免于焚毁,并奏请学部购运敦煌石窟珍贵文物。可惜,他多少受了“君为臣纲”的儒家伦理影响,跟着末代皇帝跑到沈阳去搞伪满洲国的小朝廷,还担任了伪满洲国检察院院长的职务。即便如此,他的声誉也无以复加。不过,这样的大行家,也免不了有被人“忽悠”的时候。据说,罗振玉听闻上海的某个没落世家手里有8幅见于著录的石涛山水条屏,见过作品之后从尺寸和风格多方面断定是石涛的存世佳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商洽,花费了5000大洋的高价,终于得偿所愿。得到这套画作之后,罗老爱不释手,重新装裱,把朋友都邀请到家里来赏画。而当宾客大多散去之后,当时还“人微言轻”的张大千取出了画稿和图章,摆到罗老的面前,证实8幅“石涛大作”的作者其实是自己。不过,这个故事并不能说明罗老的鉴赏力欠佳,毕竟张大千的摹仿力几百年都难得一见、有目共睹,旁人想要骗倒这样的大鉴赏家还是无计可施。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