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将在京开幕
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将在京开幕
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将在京开幕
时间:2007-05-17 08:41:00 来源:
名家
>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将在京开幕
 |
5月23日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日子,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牵头,联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定于5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暨学术研讨活动。展览将围绕《当代与民间》这一主题,展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博士近期创作的彩墨艺术作品、纤维艺术作品和部分装置艺术精品近50件。
65年前,一群向往自由和充满理想的热血青年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感召下,从大江南北陆续奔向延安,在革命宣传中延续他们的艺术理想,他们用的行动孕育了文艺创作深入广大群众的延安文艺精神,紧密配合了党在各个时期的革命任务,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作品。65年后,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政治和艺术的标准问题、生活与艺术“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文艺风格多样化的问题、文艺创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问题,仍对解决当下文艺界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东西文化交融并存,文化的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但同时也存在着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扬继承的问题。潘鲁生的彩墨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正是对当代艺术创新精神的深入把握。
潘鲁生的当代艺术作品与民艺研究文献较全面地呈现了他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的甘苦与收获。他的学术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学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抢救、保护、传承、新生的思路中,他的研究指向在于激活民间文化基因、追寻传统民艺的现代新生,并最终服务于现代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成就了他的绘画格调,提升了他的艺术追求,他的艺术作品也是多年民间艺术滋养浸润的自然流露。在多元文化的撞击下,潘鲁生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和文化品格,融中华传统和现代理念于一体,以自我的思考营造物象,使作品的视觉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象;以意象的形式构成统摄有形的自然景致,形成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意象风格。
1991年,潘鲁生博士的作品《延安——中国新文艺摇篮》入选全国宣传画展览。十几年后,恰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之际,《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暨学术研讨活动又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这次展览的举办不仅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勃勃生机,也流露着新一代学者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据悉,展览将持续到5月31日,之后赴意大利、德国、美国进行巡回展出。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