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锦卿:七十年只为还“书法债”
冯锦卿:七十年只为还“书法债”
冯锦卿:七十年只为还“书法债”
时间:2007-05-16 08:55:00 来源:
名家
>冯锦卿:七十年只为还“书法债”
|
| 孩子们在课堂上静静地练完书法后,又流露出孩子顽皮的天性来。 |
|
有人把他的字体与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相提并论,称之为“冯体”。他不仅艺术造诣极高,更难得的是能放下“身段”,手把手地教孩子们书法,几十年来教授的学生过万,可谓名满天下。这个人,就是现年72岁高龄的冯锦卿老师。
1
一辈子甘心做“孺子牛”:
72岁,每周要教140人书法
“老师,这一笔应该怎样写?”“老师,你看我这个字写得怎么样?”走进冯老的家,扑鼻的墨香让人顿时神清气爽。记者抬头看见了墙上的字画,每一幅都自成风格,有的像腾空而起的蛟龙,有的像湖畔散布的天鹅,有的气度浩然,有的雍容华贵。
几十平方米的屋子,被“课桌”挤满,十多个孩子围着冯老,许多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
冯老师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虽然头发胡子全白了,但完全不像一个70多岁的老人。他指着一个拿着“戒尺”在“巡逻”的人告诉记者,那是他的儿子,现在继承了他的衣钵,家里的人都会书法,妻子60岁才开始学习,现在进步很大让他颇感欣慰。自己每周要教140人学书法,很是辛苦,有些事情就让子女帮做。
2
学习书法要趁早
“汉字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文化不朽的重要象征。”冯老师主张孩子们从小就要练习书法,他说现在的孩子写字太随便了。
冯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学生已过万,他对学生却一视同仁,收学生有三条,一要孝敬父母,二要在学校成绩优秀,三要参加过三次以上的国家级的书法大赛。若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他就免费教习,“只求他们成才”。
记者了解到,冯老师教出的学生们都很争气。他们在《中日友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屡获佳绩,1998年第二届、2000年第四届、2001年第五届中日友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全广东省获奖的都是他的学生,2002年第六届,获奖的7人中有6人是他的学生。1999年,“迎澳门回归少儿书法大赛”唯一的一个一等奖由他的学生获得,至于国内外其他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
3
七十年只为还“书法债”:
书法,对他来说是还债
冯老师把书法叫做“还债”,他说书法是国粹,国人不能丢,如果喜欢上就会越来越喜欢。他7岁开始接触书法,现在72岁,已经还了近70年的债务了。冯老师先后师从唐文波、许文辰、林君选、莫珉府等书法名家。冯老的作品多次参加各地联展;收入《华夏千家书画集》(香港版)、《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国内版)等专集中,已数十次被文化部门领导采用,作为礼品赠送给港澳知名人士。他的名字甚至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卷),山东省潍坊市的国际艺术碑林还将冯老师的书法刻在碑林里,《世界知识画报》评价冯老师“书品人品双馨,功力才华兼备”。
4
编书教授学生
“我半辈子都给孩子们做‘孺子牛’了,教授他们书法,让他们继承和发扬国家的文化!”冯老师的一生可谓与教习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毕业工作在佛山第五中学教书时就免费教学生书法,退休后先是在文化宫教,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把课堂搬到了家里。
为了让抽象的书法创作变得形象,让孩子们更能接受。退休后,他刻意研究《欧阳询结构36法》、《李淳大字结构84法》、《黄自元结构92法》等书籍,结合自己20多年的书法教学经验,自己编写了《结构八法》一书,给学生们使用,大家反映效果很好。后来,他又花四年时间,于2003年编著《千字文注释》,印数3000本作为自己书法班学生的学习教材,但是没想到有些学校的学生拿回家后,学校认为这本书比现行的课本都好,也将它用作学校的书法教材。
 |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