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美术史记忆
失踪的美术史记忆
失踪的美术史记忆
时间:2007-05-10 09:25:00 来源:
名家
>失踪的美术史记忆
 |
王明贤当代艺术 + 收藏展
墙美术馆于4月28日—5月19日推出《失踪的美术史记忆:王明贤当代艺术+收藏展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展览,它展示了王明贤多年来集新中国美术史研究、收藏和创作一体的工作成果,包括以新中国美术为素材创作的近50件作品,和 20 年来抢救性收藏新中国美术的原作和历史资料,呈现了被遗忘的非常时期的美术,将使观众发现一个特殊的艺术世界。
王明贤是中国著名的文革美术专家,其专著《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王明贤、严善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出版),填补了新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同时他又活跃于当代艺术界,参与和策划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建筑展览,是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筹备委员会委员、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执行小组成员、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
20年前,在新中国美术史研究还未被人们重视的时候,王明贤就致力于新中国美术资料的收藏与研究。北京的琉璃厂、潘家园、中关村星期天市场、官园花鸟市场、红桥市场、报国寺市场都被他地毯式搜索过;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天津、延安等地的古玩市场也都光顾过,收集到数万件文革美术作品和资料。红卫兵美术是文革中最疯狂的艺术,也是文革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文革初期的红卫兵美术资料大部分被销毁,使那一个非常时期的美术史料几乎找不到踪迹。王明贤把早期红卫兵的油印小报、宣传画、漫画、插图、报头、徽章、旗帜等材料的整理和分析作为首要的任务,并着重搜寻散失在民间的红卫兵美术报刊资料,如中央美术学院燎原兵团等10个组织主办的《美术战报》、中央美术学院革联红旗兵团主办的《红色美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东方红公社主办的《满江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井冈山兵团主办的《井冈山》等,还收集到很重要红卫兵美术原作,抢救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史料,使那一段失踪的美术史有迹可寻。他搜集到的红卫兵美术报刊和其他文革美术资料及原作,可以串起一条文革美术史的脉络,引起国际美术史界的关注。他曾赴美国、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加中国当代艺术的研讨会,在200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讨会上,王明贤有关文革早期红卫兵美术的演讲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因为此前,还没有人认真地对文革前期的红卫兵美术活动做过详细的总结和描述。他的工作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此前这方面的资料不为人们重视,大多随着文革的逝去而泯没。美国布法罗大学艺术史系的希腊艺术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博士沃顿教授,对王明贤注重史实的严谨研究方法钦佩之极。美术史专家高名潞先生认为,“我们应当衷心感激王明贤的收藏工作,观者可以目睹这些收藏,也使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迹可寻。通过文献工作,我们不仅要对王明贤的收藏进行全面的整理,同时也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艺术史,至少是阶段性的发展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和分析。”
近年来,王明贤结合艺术史收藏和研究又投入绘画创作,作品不仅具有文革艺术考古学的重要价值,而且显示了当代艺术新的观念和智慧。这批作品一类是“文化人物” (文革艺术考古学)系列,一类是“电影批判传奇” (文革艺术考古学)系列,一类是“鉴宝” (文革艺术考古学)系列,一类是“设计革命” (文革艺术考古学)系列,一类是“世界名画” (文革艺术考古学)系列等,以及大量的文革艺术考古学草图。其中有对历史的反思,如《卫星图》《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鉴宝》《真实历史:1960年代现代化故宫改建规划》《梁思成大屋顶悲剧》《20世纪的回忆》等;有被称为“艺术地质学”研究的《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天安门》《日出》《金色秋天中的宝塔山》等;也有对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思考的《安迪·沃霍尔的中国结婚证》《和塞尚玩中国牌》等。其中一部分是选择性地“放大”他所收藏的红卫兵漫画,有意地强化了那遒劲有力的红卫兵图像风格。这些批判已经时过境迁,留下的是对文革传统的反讽,但这些作品还留给观众会心的一笑,这一笑则是对当下的感悟和嘲讽。他“重写”了俄罗斯风景画及西方现代油画,常常在风景的天际线附近加上中国的国家标志性建筑,表现那个时代两个区域在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形态上的关系。这些作品折射出一种怀疑主义态度,或者说一种非本质主义的哲学,这种哲学否认任何唯一的和恒常不变的价值观。
这十几年来,可以说是全球文革美术收藏热。然而文革美术的研究,却是空前的惨淡,几乎没有文革美术研究专著出版,文革美术研究的论文也寥若晨星。这也是文革美术作品收藏混乱无序的一个原因。文革美术史是中国现代美术史必不可少的一页。但是,对它的研究和书写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首先文革美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困扰艺术史家的最大问题。其次,文革美术的分期问题也有分歧和争议;最后文革美术的美术形态是非常复杂宽泛的,所以有些人也试图从全球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分析文革美术。这次展览将使人们对文革美术史有更多的认识,也将使人们体会到历史深层的内涵。
艺术史如同思想史、科技史一样,是研究人类精神历程不可或缺的学问。以严肃的史学态度来研究文革美术史,填补空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学术工作。这次展览给我们一种新的视界,提供了反思基础,更为文革美术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域。
 |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