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农民画“文博会”上赢眼球
余东农民画“文博会”上赢眼球
余东农民画“文博会”上赢眼球
“虽然成交额不大,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4月30日傍晚,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家余统德、郑根良等人刚参加完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回到家里,谈起第一次到市场上推销自己的书画作品,一脸喜气。
余东村是远近闻名的“农民书画村”,村里的一批书画爱好者常年利用农闲时间从事书画创作。乡农民画协会会长郑利民介绍?月27日开始为期4天的文博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艺术作品交易会,来自全国各省份几千种作品参与展销,共有1000多个展位。为提高农民画家闯荡市场的积极性,乡财政专门拿出近4000元钱给予扶持,帮助支付摊位费和广告费。
郑利民相告,余东村农民画展位于一楼,共有2个摊位。许多爱好者、采购商听说有农民画出售,纷纷跑过来观看或询问情况。农民画家们则一点也不拘束,现场边画边卖边吆喝。“农民画半成品他们卖四五十元一幅,装裱好的每幅150元左右。”郑利民说,义乌的一位老板在逛了整个会展后,都没选中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最后把脚步停留在农民画摊位前,竟一口气卖了4幅,其中两幅是山水画,一幅郑根良创作的《喜悦》亲朋好友聚会图,另一幅是蔬菜、水果画。
一位四川的女书画采购商看到农民画后,表示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农民画农村气息比较浓,一看到马上让人回想到童年,有一种亲切感。”这位女采购商看到农民图后表示以后可由她代销,销往风景区,肯定受欢迎,而且制作上可以再精美点,价格可以再高一点。展销现场一位推销宣纸的客商看到农民画后,还要求与农民画家建立互惠协作关系。画农民画需要的宣纸由他提供,而他则代销或推销余东村的农民画,他可以借此扩大宣纸的知名度。
“我们这次去主要学习如何走向市场。”郑根良说,村里现在有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文化产业,还有很多路要走。如今通过参加文博会,知道了市场上需求什么,自己还有什么差距,以及怎样根据各地风俗包装作品。据了解,整个展销期间,余东村农民画家共销出农民画10多幅,成交额4000多元。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