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献给劳动模范
火花献给劳动模范
火花献给劳动模范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也是表彰劳动模范的日子。劳动模范是普通劳动者可以获得的最高国家荣誉,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劳模制度的出现在我国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中华苏维埃的“革命竞赛”,还经历过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正式建立了全国和各级劳动模范制度。在新中国出品的火花中,就有以“劳动模范”为主题商标的。
云南大理下关火柴厂(后更名为大理火柴厂)大概是出品“劳模”火花时间最长的火柴厂了。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该厂出品过多种“劳模”牌火花,其图案基本相同:一位头戴解放帽、身穿工装、胸佩大红花的劳动模范,左臂上扬作招手状,右手高擎着一面红旗,红旗上印有火柴的商标品名,他的身后是林立的厂房、高塔、烟囱,似告诉我们这里就是诞生劳动模范的地方。
福建福州光华公司出品的“模范”牌火花时间较早,大约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画面以一位头戴解放帽、肩扛铁锤的工人和一位头戴斗笠、肩扛镢头的农民头像为主图。工农联合是当时最流行的图案,同时也体现了劳动模范的优秀与光荣。
新中国初期,一些著名劳模如王进喜、时传祥、孟泰等相继登上了火花,有的火柴厂还与地方工会组织合作,出品了“劳模”主题火花,使一批普通劳动者登上了火花这一“民间名片”。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