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赞歌
大海的赞歌
大海的赞歌
时间:2007-04-18 08:44:00 来源:
名家
>大海的赞歌
翻卷的波浪,扑到眼前化作洁白晶莹的万朵玉花。形状各异的礁石,插在海中迎接千堆雪浪的撞击。刹那间腾起万斛银珠,声裂长空,奏响一曲弘扬生命的赞歌……
观看徐志文画,我被画家笔下大海那磅礴的气势所震撼。徐志文画出了真正的大海,它的波澜壮阔和变幻莫测,显示出大海的生命力。
已过耳顺之年的志文是美籍华人画家,现定居上海。对他的画,徐建融先生有过精辟的见解:“21世纪的中国画坛何去何从?是沉迷于小桥流水的淡泊空明,还是振奋起大山大水的惊涛骇浪?人们固然可以有多元的选择,但无论如何,徐志文的实践,应是引起我们格外关注的一元。”
徐志文那引人关注的“一元”,与他在美国的切身体会有关。初到美国,几乎天天泡在博物馆里,读画、默画、摹画,饿了啃面包,渴了喝凉水,累了坐地板,虽然艰苦,却得益匪浅。欧洲绘画,特别是印象派绘画,其色彩和光的层次变化之丰富和细微,令他的心灵震颤。他说:“它激活了我的艺术细胞,也净化了我的灵魂。”从此,他找到了自己艺术追求的方向:在恪守传统笔墨精神的同时,努力把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吸收过来,予以消化,有机地糅合进自己的作品中,从而显示出撼动心灵的气势来。
志文说:“画海,实际上是倾注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要画出海的气势,画家首先必须爱海、迷海,摸透海的秉性。记得2000多年前,我国音乐家伯牙孤身一人到东海蓬莱山下三年,日夜聆听海水澎湃声,终于创作出不朽名曲《高山流水》。我虽然不能为画海到东海三年,但我有机会来往于世界各地,观摩写生,观察体验,摄大海之魂,储大海之神,反复酝酿,然后倾注全部精力,一丝不苟地细细刻画,层层深入,力求尽海之变,显海之雄。我一张画往往需要十天半个月,一天只能画三四个小时,再画下去就自感精力不济,没法把气势画出来了。听说有的画家一天能画八九小时,五六张画,我实在佩服。”
不难想象,以徐志文这样有追求,有创意,又有传统的画家,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