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妙音出天籁
好山妙音出天籁
好山妙音出天籁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钱瘦铁是一位天赋、悟性很高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于书法、绘画、金石,皆有出色建树。
钱瘦铁生于1896年,卒于1968年,名崖,字叔崖,号瘦铁,江苏无锡人。早年家境清寒,14岁入刻碑店当学徒,得识金石家郑文焯,为其入室弟子,从而与吴昌硕、俞语霜相识,加入“海上题襟馆书画社”,能以晚辈身份与师长平坐交椅,足见其成就之不凡。当时人们将其与吴昌硕(苦铁)、王大火斤(冰铁)并称“江南三铁”。解放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讲学于中央美术学院。
钱瘦铁早期的山水画出自黄山画派,取法梅清、石涛、石溪为多,后上溯五代董源,并以“拙若断蚓,巧若流云”的金石风骨入画,用笔重中锋,如古篆,如屈铁,流畅自如,奇崛跌宕,得沉古苍润之气,画风朴拙,气势雄浑,境界深远。
《流水有妙响》,水墨纸本,纵63厘米,横96厘米,上海中国画院藏。此图为画家1962年所作,以视野开阔的全景式山水,写黄山一带的奇丽风光。画面近景为平矮山岗,古木参天,松风幽鸣。环视左右,青山叠彩,苍松争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面绝壁,一帘流泉,自高山峡谷曲折奔腾而下,直入云雾深渊,若万马齐喑,似虎啸龙吟。极目远处,云海翻腾,山岳缥渺,变幻莫测,疑是人间仙境。此景、此声、此势,谁能情可自禁?你看画中那位观瀑逸士,早已物我两忘,陶醉于美妙的天籁之音。
此图最可称道是妙于用笔。钱瘦铁以柔性为主的线条,状写山峦,轻重徐疾,浓淡变化,有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感。勾写山石,以长披麻皴之法,自上而下,自左至右,一笔到底,一气呵成,痛快淋漓;然后用淡墨反复晕染,层层迭加,直至滋浑苍厚为止。长披麻皴之法始自五代董源,后清湘、八大承之、化之。而钱瘦铁将其融入己意,改侧锋为中锋,简率清疏,运转自如,若不经意,却渗透了他的学养和妙悟之功。
钱瘦铁善于驾驭复杂的环境风物,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表现出丰富的变化和不同的个性特征。陡峭之峰,以孤松绘之,更添雄奇之势;平缓之山,多以浓墨点写树丛,令画面更为醒目,既得平淡天真之趣,又有苍浑滋润之感。画远山,以淡墨勾勒,或以枯墨皴擦成形,随之以大笔淡墨渲染;极远之山则用大笔以水蘸墨抹出,浓淡变化,略见笔意。整个画面,前后左右,云气、流泉和山路相互贯通,于浓浓淡淡、虚虚实实、曲曲折折、动动静静之中,夺造化之生气。
钱瘦铁以清莹澄澈的心境品尝自然景色,反复观照,心领神会,达到“会景通神”。在其潜心营造的艺术氛围中,观者自然会感受到它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