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竹节印
把玩竹节印
把玩竹节印
魏晋间“七贤”结友竹林,宋代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岁寒三友有竹,“四君子”也少不了竹。文人之于竹,钟爱有加,竹广泛地进入了文人生活的名个领域,印章关联到竹则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图为一竹节随形石印,高4厘米,似一对孪生竹芭蕾,上下各一个节,顶端微下凹,形成芭蕾腔。相对两面都浮雕了五片竹叶,上互掩叠。每叶仅用3刀,但质朴逼真,给人以月光移墙,竹影婆娑的意境。下节附生着一个突出的芽苞。印文为篆书“平湖”2字,应是书画印,何人何意,难考其详。
印材为石质,莹润灵凝。早年曾入过土,土沁入内,表面呈玉质感,内中微显淡淡的黄红意。掌上珍玩,当为快事。
传统文人历来钟情于竹,是因为它终年常绿,坚韧挺拔,是因为它率真清淡、幽静野逸,是文人们道德人品的体现。“未出土时先有节”是一种崇尚气节、超然物外的精神向往。居于竹林与摩挲竹印都是拥抱自然的情怀。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