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我在北京空白空间策划了一个由八位艺术家组成的《绘画-非现实主义展》。在精心挑选艺术家的过程中,我偶然在秦凤玲画室中发现了几幅色彩鲜亮、凸凹不平的绘画,我瞬间为之一震,立刻判定这正是我想要找的绘画。于是,秦凤玲的绘画进入我的视线,并成为那次画展中我所选择的唯一的女性艺术家。当然,我选择秦凤玲并不是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而是因为她的作品触及了绘画的本质问题。这次偶然的接触使我有缘最早发现并推出了秦凤玲的绘画。
正如许多艺术家了解的那样,我曾策划的展览以装置和多媒体为主,较少策划画展,但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绘画,实际上我一直给予中国当代绘画很大关注和期待。也许我对绘画的要求过于苛刻和挑剔,才使得较少的绘画作品在我策划的展览中出现,秦凤玲的绘画则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秦凤玲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女艺术家,1985年就开始了。她的丈夫王鲁炎是中国当代艺术自1979年《星星画展》以来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当时,秦凤玲家里经常聚集着许多优秀艺术家和批评家朋友。他们的言论、观念、人品、作品无不深深打动和影响着她。秦凤玲以极大的兴趣倾听他们的交谈,以极大的热情加入他们的争论。她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并且经常是最先看到他们作品的第一个观众。由于长期受到这种艺术氛围的耳濡目染,她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她默默地画着自己想要画的画,在许多年里,绘画不知不觉成为了她的生活方式和“日记”。对她来说,展示自己的作品就如同公开自己的生活和日记一样,因此,她从未有过把自己的画拿给别人看的愿望,谁也没有注意到她在悄悄积累着她的自信,连她自己都没有料到,二十年之后,她竟会突然出现在一个画展上,她在绘画上表现出的自由、想象、天赋和个性,让所有认识她的人为之惊叹!
在许多人看来,秦凤玲的绘画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绘画潮流中脱颖而出并引起了广泛关注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绘画是二十年积淀的结果。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