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早春图》

郭熙《早春图》

郭熙《早春图》

时间:2007-03-31 10:13:00 来源:中国商报

收藏 >郭熙《早春图》

  郭熙(1023年至1085年),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是承李成、范宽画派最负盛名的北宋画家,画史有“李郭画派”之称。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至1077年)被召进宫,初为图画院艺学,后官至翰林待诏直长。工山水,师李成,兼学范宽、董源,注意体察自然,胸藏丘壑,自放新意。画风特点是善于表现大自然在不同地域、季节、气候下的特征变幻,并赋以优美意境;画树多虬枝,称“蟹爪枝”,山石圆润峥嵘,称“鬼面石”,皴法作旋涡状,称“乱云皴”,喜用含蓄的圆笔中锋,壮健中含凝重,运墨精微而又明洁;早年画风工巧,晚年转而雄壮。 《早春图》是郭熙的代表作,作于1072年,绢本,浅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图绘早春山景的奇峰怪石,重重叠叠,有的连成一片,有的孤标独耸,有的互相揖让,回环起伏,变化多端。山峦上的树木也有主有宾,或疏或密,或直或欹。峰峦相合处,流泉飞瀑,楼阁深藏,最为引人入胜,而人物的活动更体现在山水景致之中:近处左方汀岸,系有矮篷小船,渔夫挑着担子,渔妇怀抱婴孩,手领幼儿,全家正走向隐于山岩后面的草屋;右方矮堤上,一人舍舟登陆;山径和栈道上,樵夫旅客往来,有的走累了坐在路边石栏上歇息。至于楼台、殿阁、院落、茅亭位置更具匠心,界画皆中绳矩,飞檐、窗格、柱栏,描绘得尤为精致。纵观全图,细微处有呼应,大开合处相顾盼,分歧寓于统一,气势浑成,而又情趣盎然。 郭熙对山水画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由其子郭思汇编。郭熙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山水画的社会意义、画家的人身修养、山水画的立意、技法、命题、画格等作了精辟的阐述。其中的“三远”论,把山水画的取景分为“高远”、“深远”、“平远”三个概念,影响深远。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