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再添3“国宝”
广州再添3“国宝”
广州再添3“国宝”
今年年初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全国161人获得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其中广州占了3个席位,他们分别是广绣大师陈少芳、牙雕骨雕大师张民辉和广彩大师余培。
3位大师首次在荔湾区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举办广州中国工艺大师作品展,像广绣《凤冠鸟》、广彩《娱乐升平、六角双耳瓶》、骨雕《越秀新晖》等心血之作一一亮相。
记者也有幸见到其中两位新晋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这才知道这3位广东工艺美术传人在艺术道路上互相扶持,又在各自道路上大放异彩,堪称广东工艺美术界的一段佳话!
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
亲自授课让人一生难忘
“那是让人一生难忘的求学经历”,当陈少芳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时说,1954年她初中快毕业时,著名画家杨之光亲自到她的母校广雅中学为培养一批能扛大梁的广东艺术家选苗子。
陈少芳幸运地被选中,并在初中毕业后考上中南美专附中(广州美院附中的前身)。“当时我们班只有12人,可以说老师比学生还多,老师是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师级人物,他们都是直接授课的。关山月当时教我画人物。”
1968年,陈少芳从广州美院大学毕业,到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接受“再教育”。而那时余培已是厂里的“大师傅”,一边搞艺术创作,一边带徒授艺。
“培叔比我大8岁,我很是尊敬他。当时我并没有投身他门下,因为培叔很关心后辈,所以我俩的关系很好。虽然我后来从事广绣,但我是学美术出身的,至今都很喜欢国画,而培叔对美术也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我们常有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到今天已维持了40年。”
“文革”后期,停产多年的广绣终于恢复生产,陈少芳回到机绣厂。1975年,她被“借”到市二轻公司属下的721工人大学做老师,教素描、国画、写生和设计创作。张民辉就是陈少芳任教那班的班长,因学习成绩特别好成了她的得意门生,后来走向雕刻工艺道路,成为牙雕、骨雕大师。
广彩大师余培:
60余年来只做创作、授徒两件事
余培,原名余培锡,是“广彩”行业至今仍健在并执著于“广彩”民间艺术的最老行尊,已连续从艺60多年,业界都亲切叫他“培叔”。他擅长广彩动物、花卉、人物的工笔图案,特别是擅长广彩的“色上色”、“长行人物”等绝活,设计彩绘的技艺十分高超,创作造型能力强,仅凭大脑记忆与联想,无需草稿,一挥而就。
1956年,培叔从香港毅然回穗参加祖国建设,是广州广彩加工场及后来的广州市织金彩瓷工艺厂的始创人之一。1984年,他创作的“博古凸件宝字瓶”卖出了2.1万元人民币,创下了当时广彩历史的“天价”。在他这6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不求官不敛财,就只是做两件事情:一是潜心搞艺术创作,一是尽心教徒。培叔今年已78岁高龄,每天还花大量时间搞创作,迄今他已独立创作设计新花式600多件(套),授徒500多人,其中不少后来都成为广彩名家。
广绣大师陈少芳:
广绣发展不仅靠闯更需要传承
昨日出现在展览会上的陈少芳,虽然到了古稀之年仍旧神采奕奕。她说:“能不能评上大师,只是形式上问题。我最关心的还是广绣这项工艺美术能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上世纪80年代,在广绣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时,她毅然筹建广绣研究所,抢救广绣技艺。40多年来,她锲而不舍地全情投入广绣艺术的创新中,在吸取传统广绣优秀技艺的基础上,加入了众多现代绘画艺术元素,形成了现代广绣艺术的新风格,成功创造了“陈氏广绣”独特的“丝线色彩构成法”。
谈到广绣的未来,她说:“我只是广绣发展道路上的一名闯将,但要守住这门艺术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十多年来她一直寻找广绣的传承者,其间有不少是很有资质的人,但都在差不多掌握所有技法,可以独当一面时离去,因为“她们大多是外地人,一到结婚年龄就不得不回家乡成家,放弃广绣事业。如果政府能为她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她们潜心从事工艺美术的道路该多好啊!”
牙雕、骨雕大师张民辉:
借骨雕让牙雕工艺进百姓家
54岁的张民辉是目前广州6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中年纪最小的一个。1978年张民辉加入大新象牙工艺厂,和另一位国家级大师李定宁一起师从李定荣先生学艺。出差在外的张民辉未能出席昨日的展览开幕式,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
从事牙雕创作三四十年的张民辉说,他刚入工厂第一眼望见那些造工精细、制作复杂的牙雕制品时,心里七上八下担心自己做不过来。经过刻苦的学习,才掌握象牙雕刻的全部技法。
1989年前后,发展正处于高峰时期的牙雕产业,却因联合国禁止象牙贸易,迅速走向滑坡。大新象牙工艺厂从1000多员工到只剩下几十人。没有了象牙,就像书法没有了宣纸一样,牙雕工艺发展走到了最艰难的时期,但张民辉没有放弃,并转向探索骨雕技艺,将牙雕的技艺用于牛骨、猛犸象牙(一种已经灭绝的古象)和河马牙上,没想到因此而使骨雕工艺焕发异彩。“这是条艰难的摸索之路,因为骨头不像象牙,象牙是实心的,雕起来容易,但牛骨又硬又空心,而且骨雕工艺一直比较粗糙,要在牛骨上雕出与象牙不相上下的工艺品,难度非常大。”几经改良探索,他的骨雕技法已炉火纯青。不过,牙雕价格很高,而同等工艺水平的骨雕与牙雕相比,价格往往相差几十倍。“最近牙雕业渐渐出现复兴的迹象。但我仍然坚持骨雕创作,因为通过骨雕可以让牙雕工艺进入寻常百姓家。”
但与很多传统工艺行业一样,牙雕、骨雕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局,张民辉说,学习牙雕、骨雕很辛苦,没十几年的功夫掌握不了所有技法,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沉不住气,“其实掌握了这门手艺,收入还是很不错的。但要成为创作艺术大师,没有为艺术献身的毅力是不行的。”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