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望龙飞
春分时节望龙飞
春分时节望龙飞
时间:2007-03-20 08:47:00 来源:新民晚报
收藏
>春分时节望龙飞
相传太昊伏羲统一华夏各部落后,创造了一种能上天入地,驾云潜渊,能幽能明,变幻莫测的物之至灵者——龙,作为中华各部落的统一图腾与圣物。从此龙成为中国古代自帝皇君主到黎民百姓无不敬畏和崇拜,又象征着威武不屈,压倒一切艰险的精神图腾。
民间对龙图腾的众多祀日各地各族各有异同,但每年春分节气前后的农历二月初二被定为龙升日、龙头节与龙节等却是南北各地与诸多民族所共同认可的。传说每当二月初春分时,苍龙要从蛰伏的深渊腾升至天宇,古《尔雅翼》与《说文》中均有载:“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因古人将天上星辰二十八宿中的苍龙七宿(又称东方七宿)视作龙星与龙神。而每当二月春分,夜幕中的龙头(角宿)开始升出东方地平线,并逐日向上运行,故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和“春分时节望龙飞”的民谣。由是祭祀龙或龙星升天就成了古代民间在二月初二的重要仪式与活动。一到那日,古人纷纷到龙庙与龙星祠内,或在宅中请出置藏的各种雕塑描刻的图腾龙祭品,于其前虔诚地焚香礼拜。祈求春龙腾天,能为当年带来甘霖滋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庇佑他们安居乐业。
图中是被余收藏的清朝江南赣浙一带民间桃木透雕图腾龙祭物。此龙长35厘米,高11厘米。民间工匠把一截木质细密的老桃木段雕成一条集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鲸的须于一体的中华苍龙。该龙首龙尾曲折甩摆相顾相应,龙身蜿蜒起伏,龙爪拨云划雾。其抬头仰天,腾挪行游在灵芝状云团之中。一块38厘米长的乌木浮雕海水卷浪纹座基,托举着这条穿云春龙,似意蕴着春分时节的苍龙正从海底深渊中跃出,昂首舞爪向着上苍云天外腾飞,去庇佑荫泽天下生灵。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