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品不难找
错品不难找
错品不难找
收藏界有不少收藏爱好者热衷于搜寻出错的公开发行品,认为会迅速升值,甚至视之为生财捷径。其实,差错品在藏界可谓无处不在,找起来并不难,但如果一件藏品出现了差错,发行方却并未因此收回乃至销毁,则该藏品其实并无真正的潜力,其观赏价值反而因此大打折扣,只能作为趣品收藏,倘若投以重金,反会得不偿失。
许多藏品的错误出在个别文字上,于是不少收藏者喜欢闷头去找藏品上的错别字。如社会福利奖券DN9307《梁山伯》就将票名“梁山伯”误印成了“梁山泊”;《第十一届亚运会基金奖券》中国古代体育系列将“高句丽”误印为“高白丽”;上海艺术火柴厂《神舟五号》和《神舟火箭》火花误将“神舟”印成了“神州”……这些藏品中除“梁山伯”错票被小“炒”了一把以外,其他的在藏市并没有什么作为。
相对而言,藏品的命题错误比较隐蔽,若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很难发现错误。如汕头火柴厂曾出品一套《一代佳人》火花,其中有杨贵妃、西施、花木兰、穆桂英、白娘子、嫦娥等。这些人物身份五花八门,生活于各个时代,有的甚至来自传说,称为“历代佳人”都很勉强,如何当得起“一代佳人”?中国福利彩票近年发行了一套《鉴宝·瓷器》彩票,其中的“彩绘陶鬲”也是错票。那件夏至先商时期的文物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年代早于同套其他4枚中的古瓷器,但该套彩票名为“瓷器”,此票展现的却是“陶器”。虽然“陶瓷”并称,但将陶器放入“瓷器”类别中显然是个错误。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上海电信发行的中国电信《世界文化遗产》201电话卡中。4枚卡上的主题分别为九寨沟、黄龙、张家界、周口店,均标明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除了周口店是世界文化遗产外,其他三项均为世界自然遗产,错误十分明显。
可见,我国许多具收藏价值的发行品在设计及生产时把关仍不够严格,经常出现瑕疵,所谓“错品”也并非难得一见的珍罕之物。因此,将其作为趣藏无伤大雅,但若沉迷其中,甚至靠其赚钱则绝不可取。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