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插屏上的唐代石画
碧玉插屏上的唐代石画
碧玉插屏上的唐代石画
碧玉是指玉石呈青绿、墨绿、黑绿色的软玉,其颜色因矿物中含铁量较多的透闪石所致。本件藏品系新疆和田碧玉插屏,由描金碧玉及雕花红木底座组成。纵35.6厘米,横20.3厘米,应属陈设玉精品。碧玉插屏两面皆用描金工艺,一面镌刻“舍谟吐忠”4个大字,并在大字右上方镌刻了椭圆形“清赏”篆书章,大字左下方镌刻方形“传贤子孙”篆书章;另一面描金浅雕唐代画家韩干所绘《明皇试马图》。
玉插屏始于东汉,盛行于清代,大多用整块玉雕琢成长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再在玉片上雕刻各种图案纹饰,插于木座或玉石器座上,具有较强的观赏装饰性。
《明皇试马图》作者为唐代画家韩干,其师承陈闳、曹霸,为唐代天宝年间的杰出画家,曾被唐玄宗召为宫廷画师,官至太府寺丞。韩干擅长画肖像、人物、鬼神,尤以鞍马著称。这得益于他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研究各种马的神态、动作、骨骼、肌肉、毛色。杜甫在《画马赞》中称赞“韩干画马,笔端有神”。并称其画马“唯画肉不画骨”,道出了韩干画马的特点。所谓“画肉”,即肥壮丰满,正反映了唐代的审美时尚。
此件碧玉插屏所仿《明皇试马图》系韩干的力作精品之一,清代时《石渠宝笈》曾收编著录,画作中呈现的是唐玄宗御马,它高大健壮,鬃毛整齐,膘肥雄骏,坐于马背上的是玄宗皇帝李隆基,又称唐明皇,身着便服,风度翩翩,左右二人护持,身后一随从紧跟。构图手法简练,线条流畅,加之所用描金镌刻,突出了御马的肥壮矫健,唐韵十足。图左题有“明皇试马图”五字,图四周有历代印记及鉴藏宝玺:“鉴古”、“乾隆鉴赏”、“乾隆御览之宝”、“乐寿堂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绍”、“兴”、“宣江”等共十五枚印章,除“鉴古”、“乾隆鉴赏”、“乐寿堂宝”和“宜子孙”为阳文篆书,其余均为阴文篆书。碧玉中间横行御题:“子子孙孙,永保鉴之”,八字中间钤圆形“古希天子”印,碧玉上半部为描金乾隆御笔行书《明皇试马图》题记:“我曾见赵霖六马传贞观,立石像人人拔箭,数骑尝寇陷阵中,凛凛英风千载羡,兹乃歌韩干试马写明皇,疑是温泉初罢宴,据鞍袖手颜微酡,两夹持尚兢战。呜呼,开创何雄守何弱,宴安鸠毒忽尔忘天春,渔阳鼙鼓来动地,难免蜀道崎岖拥款段,画图所贵鉴戒存,瞿然抚古兴遐叹。戊子新春月御题”。下钤“宝笈三编”篆书印。
韩干画马作品除《明皇试马图》外,还有《相马图》、《明妃上马图》、《照夜白马图》、《于阗黄马图》、《宁王调马打球图》等等,至宋朝皇宫中还收藏了52幅韩干画作。可惜由于战乱、列强掠夺焚毁、宣统皇帝监守自盗等原因,如今故宫韩干真迹所剩无几。
本件《明皇试马图》描金碧玉插屏虽非韩干真迹,却也填补了窥视韩干笔下骏马之雄风的需求,把唐代名作刻画在碧玉之上,作为厅堂陈设,也称得上别有韵味了。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