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
暖冬
暖冬
在我众多的藏书中,最珍贵的要数父亲给我的那套光绪二十九年、上海点石斋印制的《增像三国全图演义》了。说它珍贵,倒不全因为其年代悠长,更多的是因了它带来的那一段美好时光。
那年爷爷不幸去世,因为没有更多的钱,父亲独自回去料理后事。一个月后,父亲回来了,还带回一套爷爷留下的《三国演义》,也就是现如今我手中的这套书。爷爷虽穷了一辈子,却是极爱书的人。但众多的藏书在除“四旧”时,均惨遭付之一炬的噩运。惟独这套书,爷爷知父亲视之若宝,冒险藏起才幸免于难。
全书十二卷,薄软泛黄的绢纸,让人担心“吹弹得破”。字体是极美的楷体,视觉上就是一种艺术欣赏。书里有重点人物及重要场景的插图,插图大概出自同一位画家之手,因为人物相貌、神态极为相似,都是胖鼓鼓的脸,让人爱怜。
自从得到这套书,父亲整日沉醉其中。细心地包上书皮,严禁我们翻动。而他自己却将书翻看了不下几十遍,有些段落都能熟练叙述。尽管父亲平时寡言少语,可只要有人提起《三国演义》,父亲定会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一天晚上,吃过晚饭,父亲宣布:从今天起,我要给你们说故事了。他小心地捧出那套《增像三国全图演义》的第一卷,用平缓的语气给我们讲述起来。先开始,母亲和我们还兴致勃勃地围拢在父亲身边仔细听,但不一会儿秩序就开始混乱,因为书的前部分是黄巾军起义,我们听得实在乏味,不停地有人去做这做那,父亲坚持讲述着,甚至追逐着念给我们听。
“桃园三结义”之后,局面已完全扭转。情节越来越扣人心弦,我们每晚会快快吃完饭,抢着收拾碗筷,以便父亲能尽早开讲。最怕听到那句“且听下回分解”,我们一遍遍央求父亲再讲一回,父亲总是不肯,坚持说我们该学习了。
整整一个冬天,大家每晚围坐在火墙边听父亲讲故事,尽管那个冬天漫长而寒冷,肚里缺吃少喝,全家却其乐融融……
如今闲暇时,我常常轻抚这套书,看插图,观书法,那个美好的冬天——记忆中最温馨的时光,不知不觉便又浮现在了眼前。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