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玉兽 祈福纳祥
辟邪玉兽 祈福纳祥
辟邪玉兽 祈福纳祥
在中国历代动物的玉饰品中,有的作品是写实的,有的是先人想像的。例如龙生九子之一和辟邪等。辟邪,又称异兽或 端,是一种传说的怪兽,据说可以驱鬼辟魔、辟除邪秽、辟凶去恶等等,给人们带来祥瑞。关于辟邪的论述,古籍中早有所述。《山海经》载:“辟邪之兽,来自海东神兽,能知人之忠佞不直者,触而杀之。”据现史论证,它出现于西汉时期。
玉辟邪的造型头部像狮、虎。有的头似马,长有犀牛的角、牛马的蹄和羊的须,是集猛兽和家畜于一体的灵异之兽。
东汉至魏晋的玉辟邪受当时初来佛教的影响和羽化仙人的思潮,在汉魏时期的玉辟邪身上大有所现。当时绝大多数的玉辟邪身上都带有隐起的羽翼,又在其上勾勒出汉代游丝毛雕的细阴线纹。其他特征为头像马的脖子长;头似狮虎的颈短。身体臃肿而凸胸,两眼圆睁,眼珠呈球状,张口露齿亮舌、呲口獠牙面目狰狞凶狠,四肢短小,头顶中部有独角,颌下有须尾垂于地;有的呈跪卧状,但多数为卧伏状或葡行待扑状。
西汉的玉辟邪酷似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的我国战国时期的圆雕玉兽为战国圆雕玉兽拓片),其造型砣磨勾勒流畅如水,做昂首前视状;头似鹿头扁而前伸,眼珠圆睁、目光炯射;张口露齿、尖牙锋锐;昂首挺胸、前爪待扑;后足欲跃、长尾力卷,充分表现出西汉时期的圆雕动物与战国圆雕动物的诸多共性,即动物首先观其爪,再视其牙齿的尖锐程度,也就是局部的扎手感,再有就是动物类造型观其肌肉是否遒劲、凶悍无比。
汉魏以后的玉辟邪随着长年战乱不断及无礼仪制度的琢玉滥制,制作工艺大不胶战、汉,但此题材却不断沿袭,至清代由辟邪演变为“ 端”,既独角的神兽、异兽。由此可见意取驱邪辟魔的辟邪,是历代人们的美好祈盼。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