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人家:邓已河的画像人生

琼岛人家:邓已河的画像人生

琼岛人家:邓已河的画像人生

时间:2007-01-31 00:00:00 来源:海南经济报

收藏 >琼岛人家:邓已河的画像人生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炭画头像、国画风景及人物画,摆满一屋子,邓已河每每看到自己创作出来的得意之作,总显得那么惬意和满足。   提及邓已河及其作品,在府城乃至海口的同行中,小有名气。因为其艺术生涯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并没有师从何人何派。 1946年邓已河出生在府城打铁巷一普通人家,自打他上海南中学初一年级起,具有画画天赋的他开始画画,但是高中毕业后,他忍痛抛开自己喜欢的画画,到海南海运公司工作,20年后内退回家,而其爱人所在的国企也停产,全家人的生活开支顿时全没了底。   天无绝人之路。逆境中振作起来的邓已河不得不“重操旧业”,重新拿起画笔,开始了他的别样艺术人生。但毕竟这只画笔已“荒废”了30年,工作之余也没延续,一下子拿起来显得很生疏。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内退的他唯一有的是时间,邓已河便拿起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名著并在自己长期订阅的《中国书画报》指导下,无师自通的开始了画画。他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摆在打铁巷口叫卖,很快被买主买走。顿时全家人看到了希望,邓已河也从画画中悟出了书画的艺术真缔。其作品也存放在海口各画廊、书画店中寄卖,并凭其作品清隽雅逸的风格,创下单幅作品500元的价格。   炭画(实称“画像”),是邓已河最善长的本事,因其画功精细、生动,远近闻名的年长者都上门预约。   有一天,海南大学的一名女外籍教师带上两个翻译到了他的画室,要求邓给其画一幅炭画,一个半小时后,女外教拿着自己的“画像”满意地走了,临走时嘴里还一连说:“verygood”“beautful”。而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海南经济泡沫高潮时期,他正在海口街头作画,可能是其创作的一幅齐白石画像的原因,他的画摊上竟然吸引来了齐白石的儿子要求他给其刻印章。   得意作品在受人欣赏得到愉悦之余,邓老也时常感到很苦恼,原因是其作品在一些画廊被卖出好价钱,但店家却骗他只卖得少许钱,而有的作品在被卖出后,店家则称,弄丢了。   正如信息时代电脑画像对传统画像的挑战一样,“传统的东西毕竟有其顽强的一面是电脑画无法企及的。”邓老说,电脑像保存时间过短易褪色及传统习惯无法接受是其硬伤,而传统的炭画经得起年代的“考量”。在瞬间苦恼之际,邓老也不计较什么,埋头自己的创作。   “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用金钱去衡量的,画像就如自己生活的镜子,艺术的灵感最为关键。”邓已河说,他最大的“画愿”就是将海口的海瑞、丘浚和现有的庙宇,通过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把丘浚在其《学士庄记》中的人物勾画出来,从中找到自己的晚年乐趣,足矣。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