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考古工作主持人谈挖掘帝王陵争议
     唐乾陵考古工作主持人谈挖掘帝王陵争议
     唐乾陵考古工作主持人谈挖掘帝王陵争议
    
        时间:2007-01-31 00:00:00  来源:新京报
        
        	
        		        		收藏
        		        	> 唐乾陵考古工作主持人谈挖掘帝王陵争议
        
     
    
        |  | 
| (为了宣传“新七大奇迹”评选,组织者韦伯在两年前开始了一场热气球环游世界的旅行。) | 
|  | 
 中国长城获得网络最高票数,进入候选名单
  吸引了全球千百万网民的“新七大奇迹”火热评选日前被文物大国埃及泼了一盆冷水。埃及政府最近表示,重新定义“七大奇迹”是对金字塔的侮辱,不过这无法阻止今年7月7日“新七大奇迹”的揭晓。该评选已出炉21个候选建筑名单,除埃及金字塔外,我国曾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也以网络票数第一的结果进入候选名单。
  “金字塔无需投票”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艺术家费隆评出了“七大奇迹”。其中,埃及金字塔是惟一存留至今的,而亚历山大灯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等建筑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因为当时地域认识有限,“旧”
  七大奇迹涉及的只是地中海文明中的建筑,亚洲、美洲等并没有包括在内。
  然而对于这次新的评选,埃及政府却十分反对。其最高文物官员批评这场轰轰烈烈的网络评选,认为将埃及金字塔和艾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等新生建筑并列在一起是金字塔的耻辱。“金字塔存在于全球人民的心中,无需投票来选择是否进入奇迹。”埃及文物高级委员会主席说。
  埃及政府甚至拒绝接见“新七大奇迹”组织者贝纳德。
  韦伯(BernardWeber)。本月早些时候,韦伯曾想在金字塔附近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但却未能通过批准。为此活动组织者曾表示这场评比目的是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文化和历史的兴趣,绝无将金字塔排除在其古老地位之外。
  为了宣传,韦伯曾去过中国长城、悉尼歌剧院、雅典卫城等所有21处候选建筑地,他去的所有地方都受到了欢迎,除了埃及。基金会发言人表示金字塔的投票率很高,“世界各地的人都和埃及人一样,希望金字塔成为奇迹一分子。”
  但是,埃及文化部长还是表示这种评选“很无聊”,“不用指望埃及名人或官员会给这种评比增添分量,他们必须了解金字塔的考古学和历史地位。”
  候选名单包括现代建筑
  这场评选由总部设在瑞士的“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发起。组织者,活跃于传媒界和文学界的韦伯于1999年发起之年就收集了近200个候选名单,为了给活动做宣传,他甚至在两年前开始了一场热气球环游世界的旅行。目前,全球各地约有2400万的网民在活动主页上投票,已经选出了77个票数最高的建筑,此后,经过专家评审团的评选,又从这77个建筑中选出了21个候选名单。最终结果将在充满“7”字的2007年7月7日,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
  尽管基金会完全是个民间组织,“新七大奇迹”的评比很早就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兴趣。这次评委团主席就是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瑞哥。梅尔(FedericoMayor),其他评委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学者。
  新名单和旧七大奇迹有着截然不同的分布。77个民众选出的建筑中,中国的长城和布达拉宫票数分别位居第一、二位,故宫、兵马俑也位列其中,但埃及金字塔则只得到第42位的票数,排名在科隆大教堂、美国帝国大厦等之后。
  而专家评出的21个候选名单只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等古老遗址和艾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现代建筑排列在一起。据评审团表示,目前有可能考虑的建筑可能包括印度泰姬陵、中国长城、罗马竞技场、悉尼歌剧院和美国自由女神像等。
  该评比的网上收入的一半将用于修复世界遗产,包括被塔利班政权摧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链接
  “新七大奇迹”候选名单
  ●希腊卫城
  ●西班牙阿尔汗布拉宫
  ●柬埔寨吴哥窟
  ●墨西哥玛雅遗址
  ●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石雕像
  ●意大利罗马竞技场
  ●智利复活节岛巨像
  ●法国艾菲尔铁塔
  ●中国长城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教堂
  ●日本东京京都清水寺
  ●俄罗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
  ●秘鲁马丘比丘城堡
  ●德国新天鹅堡
  ●约旦佩特拉城
  ●埃及吉萨金字塔区
  ●美国纽约自由女神像
  ●英国艾姆斯伯里的巨石柱群
  ●澳洲悉尼大剧院
  ●印度阿格拉泰姬陵
  ●马里廷巴克图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