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女士写就85米“百龙图”

花甲女士写就85米“百龙图”

花甲女士写就85米“百龙图”

时间:2007-01-30 00:00:00 来源:安徽商报

收藏 >花甲女士写就85米“百龙图”

 图上有118个“龙”字,汇集祖国各民族字体,各不相同轩辕符图,甲骨文金文,百条飞龙,形态各异。这不是绘画,而是一个个“龙”字,65岁的合肥老人芦云兰女士,花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了118个“龙”字,118个“龙”字,118个字体,各不相同。昨日上午,芦老为这幅“百龙图”落下了最后一笔。   九龙壁激发写“龙”心愿   芦老62岁才开始涉及书法,学了三年后已获好评,多次在大型比赛中获得大奖。   2006年11月份,她前往人民大会堂领奖。在老伴的陪伴下,芦老在北京参观九龙壁。“回来后就对龙念念不忘,一条条龙,气势磅礴。而且,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参观的时候,心里特别激动,就想用自己的笔为龙写点什么。”   就读的老年大学放寒假,芦老终于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了:运用祖国各民族的字体、出自历代大家手笔的字体,写出118个“龙”字。 一家人都帮着找“龙”体   “这‘百龙图’也是全家人的心血。”芦老要写成“百龙图”,一家人都行动起来,因为最大的难处就是寻找118个形态各异的“龙”字。老伴天天跑图书馆,寻找有关“龙”字的书籍,翻了很多字典,多次到旧书店“淘宝”,儿子也不忘上网寻找,一家人,忙活了10多天的时间,才找到了118个各不相同的“龙”字。   随后的一个月里,芦老潜心写字,写成“百龙图”后,芦老和老伴拜托省内多位著名书法家,经多方察看比较,才挑出了8个有瑕疵的字体,重新书写。 裱成条幅后将有85米长   在这“百龙图”里,斗方就是一幅八卦格式排列的“九龙图”,外圆内方,意即天圆地方。118个“龙”字,或卧或腾、或神似或形近,形态各异。   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芦老写的“龙”字,汇集了我国各民族的字体,有彝族文,有西双版纳傣文,有朝鲜文,还有蒙古文;同时,吸收了几千年中华文字的变迁,从甲骨文,到篆体,到隶体,到草书,到楷体,每个字体的“龙”字,都气势雄伟;历代的书法家对“龙”字都情有独钟,在芦老的这“百龙图”里,就有赵孟、齐白石等各位大家所写的“龙”字。   裱成条幅,加上斗方和后记后,这幅“百龙图”将有85米长。因为目前在合肥没找到满意的裱画店,芦老的老伴准备将其送到铜陵请人裱糊。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