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局:50年内不发掘武则天墓
文物局:50年内不发掘武则天墓
文物局:50年内不发掘武则天墓
近日,关于陕西乾陵的消息不断传来,既让人们对这座神秘的「武则天墓」充满了憧憬,也让人不禁怀疑是否不久乾陵就有可能被发掘。对此,国家文物局有关官员表示,50年内不考虑发掘乾陵。
据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齐东方表示,对于这个已经讨论了相当长时间的问题,专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已基本达成共识,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一般情况下不去进行更多的主动挖掘,除非有一些特殊的科研项目。乾陵毫无疑问应该属于保护为主。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处主任刘荣明确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文物局对乾陵等帝王陵开发的态度一直很明朗,那就是,「坚决不予主动发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童明康也不断重申这一立场,并强调:「在近50年时间内,乾陵的发掘问题都不应该予以考虑」。
童明康介绍说,一是帝王陵的文物考古价值重大,而目前发掘与保护技术还远远不过关,发掘就是毁灭﹔更重要的原因是,从可持续发展来说,一定要考虑资源的代际公平,即子孙与我们拥有同等的文化消费权利,在现有技术手段有限的前提下,发掘帝王陵必然会丧失大量信息,这就是对子孙的犯罪。
乾陵虽然暂时不会被发掘,但针对乾陵的考古调查工作,其实一直在进行,目前对乾陵地表的考古调查还远远不够,很多工作都等著要做。
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秦建明介绍说,「钻探调查和部分试掘」是考古调查的方法。而考古调查只是收集资料,根据地表现象推测陵墓地下结构,并不意味著即将发掘陵墓。「部分试掘」挖掘的面积其实非常小,大约只有1─2平方米﹔而「考古发掘」则是大面积的整体性挖掘陵墓。
齐东方也表示,乾陵的考古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60年代和70年代又分别对周围的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进行过发掘﹔80年代以后,各级政府对乾陵考古都很重视,专业人员的水平也在提高,目前乾陵的范围、位置这些情况都已比较清楚。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