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乞力马扎罗雪山》

神秘的《乞力马扎罗雪山》

神秘的《乞力马扎罗雪山》

时间:2007-01-13 00:00:00 来源:中国商报

收藏 >神秘的《乞力马扎罗雪山》

  “文革”期间,吴冠中虽被归入“靠边站”的一类教师,但较之遭受严酷迫害以致失去性命的艺术家来说,他还能拾笔作画、接受创作任务,算得上是相当“幸福”了。   据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中记载,“文革”期间他曾经接受了几次创作任务,其中有一次是去山东,作者这样回忆说:   山雨欲来风满楼,文艺界的温度表又直往上升。1975年,青岛四方机械厂奉命制造坦桑尼亚至赞比亚铁路的总统车厢,邀我前去绘乞力马扎罗雪山和维多利亚瀑布,然后根据油画织锦装饰车厢。   吴冠中在自传里对创作这两幅油画的过程和结果没有多说,倒是对完成任务后“误入崂山”的经历不能释怀,为此他还在1988年专门创作了一幅水墨画《误入崂山》讲述当年发生的故事。这无形中引起人们对吴冠中当年赴山东创作的兴趣,进而也就想知道那两幅油画作品的下落。有些柳暗花明的是,到了2005年9月,也就是《误入崂山》被拍卖4个月后,青岛新闻网刊发了一篇由当地画家采写的文章《画在青岛》,其中提到了与吴冠中自传所说大致吻合的情况,尽管文章最终尚不清楚这两幅画作的下落,但却通过调查走访补充了一些新材料,文章说:   另据四方机厂于涌先生介绍,1975年吴冠中先生来青时,曾应四方机厂领导之邀画了两幅油画,一幅是“北美(应为非洲—笔者注)维多利亚大瀑布”,一幅是“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两幅尺寸大小一样,是特为四方机厂制造的当年援建的坦赞铁路国家总统专列装饰用的。其中“火山”画面上有一群鹿,还有铁树开花。经外事部门审鉴,非洲的传统观念中,铁树开花象征着衰败,不吉利,所以这幅两米多宽的油画后来就没用,换成了中国刺绣画。   在中国嘉德2006秋拍中,一幅名为《乞力马扎罗雪山》的油画拍品面世。此作右下角有“荼”字签名及“75”年款,画幅高100厘米,宽179.5厘米。整幅作品采用了近景、中景、远景景物斜对角横拉的构图,通过远眺的视点描绘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火山的自然风光。近景描绘了剑麻、开花的铁树以及缠绕在密林间的藤蔓等热带雨林景象,同时还点缀着觅食的群鹿以及驻地而立的斑马,特别是描绘林木的笔线、油彩,跳跃多姿而又有秩序感,呈现出吴氏风景画的一般特点。远景描绘的应是乞力马扎罗火山主峰,以瘦劲紧促的造型凸现覆盖山顶的冰雪。中景则是浩瀚的云海,散笔挥扫,气息流畅,云朵生姿,在近景与远景之间构成了一片气象苍茫的大千世界。   这幅作品从尺寸大小、描绘内容看,都与原青岛四方机械厂职工的记忆和描述符合。 如果说《乞力马扎罗雪山》是当年吴冠中在青岛四方机械厂创作的两幅油画中的一幅,那另一幅《维多利亚大瀑布》现在又在哪里?它被改制成织锦了吗?让我们继续等待着神秘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出现吧。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