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百艺:瓯塑

民间百艺:瓯塑

民间百艺:瓯塑

时间:2006-12-09 15:17:00 来源:今晚报

收藏 >民间百艺:瓯塑

  瓯,温州的古称;塑,指油泥塑。宋代浙江南部,流行用白陶土(“大白粉”)、熟桐油,混合成胶泥,再用这种油泥,为寺院堆塑佛像或花卉,再贴上金箔或银纸,当时虽然加入矿物颜料,也是“一道釉”型的单色。品种既少,工艺也简糙。后来,民间稍加改动,塑成挂镜、屏风等,用途也不过作嫁妆而已。   浙江解放后,民间艺人改进了材质,创制了彩色油泥,在堆塑手法上,用堆、塑、挑、刮、压等技法,采取高浮雕、浅浮雕、线刻等工艺方法,变化多样,层次丰富,形象清晰,色泽鲜明,立体感强,并且塑完后,表面结膜生辉,不会变形,水浸不透,受燥不裂,不易褪色,轻便牢固。总之,把一切雕塑艺术的成就,都吸收到瓯塑艺术上来,因而既可制造小型的挂镜,和大中型的壁塑、屏风、座屏,成为一件件独立的美术品,也可装饰在家具、瓶、盒上。   在北方,除人民大会堂的浙江厅外,市场上很难见到瓯塑作品。偶尔在文物市场上见到一品,北方人也很少能认识这一艺术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