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的变异 为坐而设计
椅子的变异 为坐而设计
椅子的变异 为坐而设计
人为什么要“坐”?为什么想“坐”?在怎样的环境中“坐”?“坐”了以后会怎样?这些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江黎设计椅子最常思考的。
“家居用品中我偏爱椅子,因为它最能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在形态上更有变化的可能。为坐而设计,就是要关注人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把椅子当成东西,一定要结合环境、空间、人的需求进行设计。”江黎说,这是她设计的理念,也是办展览的最终目的。
艺术家简介
江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导师。著有《椅子的变异——超越概念》一书。自从开始研究家居设计后,江黎就对椅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年,她策划并指导了“第二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作品展”,展出作品全都是有创意、有设计感的椅子。现在,江黎正在筹备明年的“第三届‘为坐而设计’大奖赛”。
设计师收藏
收集苍蝇拍也是江黎的爱好,三款中,江黎最喜欢本土、竹质的那个,环保且节能。
设计师眼光
江黎特别推荐了前两届大赛中的经典设计——那些曾经让德国、日本知名设计师称赞的椅子。这些设计全部来自中国设计者。
设计细节:不倒翁瓢虫椅
“坐”也可以娱乐化。不倒翁瓢虫椅,可随意旋转摇摆。这款设计深受日本家居设计大师喜多俊之的青睐。
设计细节:1+1=坐+睡
从儿时折手帕游戏中得到的灵感,用软性材料也可以有多种变化。人和“坐”是互动的,不是椅子,也不像沙发,可以用来坐,也可以用来睡。适合狭小居住空间。
设计细节:旗袍椅
造型简洁,将最具中国特色的旗袍设计成椅子的一部分,制作精细。
设计细节:昆虫附椅
设计者通过观察爬行昆虫,将昆虫瞬间形态融入设计中,于是有了“虫椅”。材料选择了自然环保、没有污染的毛竹。
设计细节:走哪坐哪
古人可以席地而坐,设计者为现代人设计了可以带着走的垫子,随地而坐,特别适合野外旅行者随地小憩。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