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生奇的傅山草书

变中生奇的傅山草书

变中生奇的傅山草书

时间:2006-10-13 15:53:00 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收藏 >变中生奇的傅山草书

  傅山(1607年至1684年)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又是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他博学多才,精通经文,在哲学方面于《公孙龙子》、《墨子》等典籍,造诣尤深,多有阐发。他在书法理论上曾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的著名论点。另外傅氏对篆书、隶书也有涉猎,但其此类传世作品基本上是其早年所作,字体有些怪异,经常出现一些来历不明,甚至杜撰的字体。所以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评其隶书为“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很是客观。但傅山大力提倡篆隶书法,实为开碑学之先声,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傅山草书作品以宣泄个性,摆脱法规束缚为主要的特点。马宗霍评其草书为“……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觉斯伯仲”。 傅山草书《千字文》长卷,书于庚戌年(1670年)。纵观此卷草书,有别于常见的傅氏草书作品。字体字字独立,偶有连笔,法度谨严,神完气足,字体结构,饶有意趣,倚正相生实于变化,笔划长短曲直,精心安排,毫无造作,纯以骨胜。傅山在《家训》中说:“字亦可何与人事,政复恐其带奴俗气,若得无奴俗习,乃可与论风期日上耳,不惟字。”字与人应是互为表里的,这是傅山一贯的主张,观此卷不难体会他这段话的含义。是卷在书写中,还有些字是章草的写法,这就需要书写者对篆、隶书法的笔意有所融会。傅氏曾对篆、隶书体下过一番功夫去临写,他主张要懂得篆、隶书之变就要了解其内涵,才能有所成就。他说:“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然变化何可易到。不自正入,不能变出……写字之妙,亦不过一正,然正不是板,不是死,只是古法。”所谓的“正”就是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境界,以及运用的古法,从有法而达到无法的妙境。傅氏此卷为其晚期之作,已达随心之境,实为难得。 其实《千字文》在南朝梁、陈时期已经出现。关于《千字文》源流的考订,以启功先生的《说〈千字文〉》最为详备。文中对其流传千余年的历史,所发生的、存在的种种问题、疑问,进行了深入详尽的考证。《千字文》在流传过程中被历代书家,以多种书体书写。其中,以智永所书《真草千字文》最为著名,他以楷、草两种书体,精心书写了八百本,现存世仅有日本小川为次郎用巨资购得的墨迹本一册。傅氏此卷所书草法与智永的草书笔法基本相同,可能当时傅氏曾见到过智永的墨迹本或者佳拓。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