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演讲/ 莫高窟告诉我们什么

精彩演讲/ 莫高窟告诉我们什么

精彩演讲/ 莫高窟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2006-09-25 10:47:00 来源:香港大公网

收藏 >精彩演讲/ 莫高窟告诉我们什么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日前在上海《解放日报》举办的第六届「文化讲坛」上发表《莫高窟告诉我们什么》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录:   主持人好,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下午好。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邀请我来参加第六届「文化讲坛」,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是既高兴又为难。高兴的是,我自己就从事文化工作,对文化工作的发展,尤其是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有不少困惑和疑虑。那么,能有这个机会,聆听大家的真知灼见,我想这是一件幸事。再加上从私心来说,我是从上海出去的,能回来看看父老乡亲,也特别高兴,心情也特别激动。   但是为难的是,自己虽然说是长期从事文化工作,但是实质上,准确地说,是做文物工作,这只不过是文化里小小的一个分支,难以有比较深刻的思考。那么,我想就说三点感受吧。   莫高窟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延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艺术最精美、内容最丰富的佛教文化艺术的遗址。这是不是有点王婆卖瓜了?莫高窟虽然是以佛教为主体的壁画、彩塑、建筑艺术,但实际上,不仅仅是壁画、彩塑跟它的建筑。它告诉我们的,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它又是一千年的绘画史,它还是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总之,它是一部千年的形象历史。   我到敦煌40多年了,年年月月与莫高窟朝夕相伴,感受当然很多。莫高窟苍凉的环境、厚重的历史、精美的壁画、博大的内涵,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敦煌的「和」与「化」:世界文化体系的唯一汇流处   第一个感受,就是想说说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对外来文化的「和」与「化」。就是说说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是如何在中国汉晋传统文化艺术基础上,怎么吸收外来文化艺术的营养,创造出中国化的民族、民间佛教文化艺术。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这个地方设立了敦煌郡的建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地级市。原来这都是游牧少数民族,建了以后,从内地移民戍边,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农耕艺术,也带来传统的儒家文化。经过了400多年,当莫高窟开窟的时候,传统文化在敦煌已经深深紮了根。   这是敦煌背景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呢,敦煌从汉武帝以来,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东西方贸易的中心、中转站、文化的一个集散地。在中原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敦煌的汉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西亚的文化、中亚的文化以及南亚、印度的佛教文化艺术,也不断传到敦煌,中外不同文化艺术都在这儿汇聚、碰撞、交融。   著名的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哪四个呢?中国、希腊、伊斯兰、印度。「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跟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季羡林先生就是这么来看待敦煌的重要位置、重要性、重要历史地位的。   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结晶,就是在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殿堂之中。这种汇流与融合,有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一千年的营建是自始至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艺术营养的过程。莫高窟主题是佛教,但是我们通过宗教的表象,不仅能看到深藏其中的中原汉文化,而且从它的人物造型、建筑风格,它的衣冠服饰、家俱器具、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绘画技法、装饰纹样等等,无处不能看到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   大家知道的《丝路花雨》,这舞剧充满著异域的风情,它的舞蹈、服饰、音乐的材料是从哪儿来的?通通是从敦煌壁画里面来的。经过音乐、舞蹈专家的研究,在舞剧里的乐器,比如箜篌啊、胡琴啊、各类的打击的鼓啊、琵琶,还有舞蹈,例如胡腾舞、胡旋舞等,都是来自于中亚跟西域各国。 第二个特点,就是这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始终是以我为主,既有吸收、吸纳,又有改造、扬弃。   比如敦煌莫高窟早期石窟里面,有一种我们叫「中心塔庙窟」的,就是一个房子里头,有一个方方的柱子顶起来。这种石窟的形式来源于印度的支提窟。印度的支提窟呢,它的窟顶是圆拱形的,它的塔并不大,是覆钵式的,像倒扣的一个碗。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庙窟来源于它,但并不等同于它。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庙窟的窟顶是平顶以及两面斜坡的,而且还有斗拱。窟的塔是呈上、下层的方塔,在塔的四面开龛造像,类似中国传统的多层密檐式方塔。所以莫高窟是既保留了印度建筑的基本特征,又利用中国式的建筑形式加以改造。   再比如在人物造型的审美方面。印度乃至西域,他们表现佛教的菩萨的形象,往往是夸大女性的特点,就是丰乳、细腰、大臀。而敦煌莫高窟最早出现的菩萨形象是什么呢?尽管她穿的衣服也是很裸露的,但是她胸部扁平,体态端直,完全是淡化了女性"性"的特征。我想这大概是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从而扬弃了那些不符合儒家礼教思想的表现形式。   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而且表现在佛教的题材内容上。6世纪莫高窟的洞里面画了一个故事,叫阿阇世太子的故事。他呢,很孝敬父母,他的国家快不行了,他跟他的父母去搬救兵,走错路了,最后弹尽粮绝。怎么办?就让父母吃他的肉。当然最后是很圆满。就是这么个故事,表现的是佛教题材,可是你去看它的本质是什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儒家的忠、孝思想,它赞扬了一种忠君报国、孝顺父母的精神。它外表是佛教的,实质是中国儒家的。   第三个特点,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长期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艺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将外来文化艺术融合,甚至融化在本土的佛教文化艺术里面,而创造了中国化的佛教艺术。   比如我们隋唐开始盛行的敦煌莫高窟的经变画。什么叫经变画?就是把大乘的佛教文字经典、教义和复杂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的一种佛教艺术形式。中国创造的这个经变画还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这种经变画的艺术形式在印度、中亚、西域是绝对没有的,是中国艺术家独创的中国化的佛教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经变画充分表现了中国式的构图、中国式的透视、中国式的建筑、中国式的山水、中国式的风景、中国艺术的恢弘气派。我只说一下透视。西方的透视是焦点透视,就是一个点,而我们的画是那么大的一个,天上地下亭台楼阁,它是散点透视,就像我们看花盆一样,你通过仰视、平视、俯视,通通都能看清楚。这就是中国人的聪明,一览无余。   以经变画为例的中国化的佛教艺术,不仅是对外来佛教艺术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创新。同时,它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我想引用圣雄甘地的一句话,他说:"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著,窗子没有东西堵著,愿各国的文化之风自由地吹拂著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风所吹倒。"这句话,我觉得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在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对待外来文化艺术的态度。是什么态度呢?即不加排斥、不加抵制,而是积极地欢迎开放,但是也决不盲从、决不照搬,而是积极地吸收和消化外来优秀文化艺术中的营养,并将其融合和融化到我们自己的艺术中间,最终创造出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样式、中国思想、中国气派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感受。   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画面,都跃动著对信仰的无私奉献   第二个感受,是想说信念的力量。说一说灿烂的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和保护者的故事。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面对庞大的石窟群,面对著悠长的历史,面对著五彩缤纷的壁画,面对栩栩如生的彩塑,都会情不自禁地发问或者来问我们,"这些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财富,这些让我们中国人感到很自豪的东西,是谁创造的?"我们说,不知道,不知道是谁创造的。   其实据我们史料查证,这个艺术的创造者,大多数地位底下,生活穷困潦倒,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画匠、泥匠、木匠、石匠等,就是这些工匠。这些物质生活艰苦、社会地位低下的工匠,为什么能以如此坚忍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情,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连续坚持一千年,不断地开窟、造像、画画、雕塑、写经呢?   大家都知道玄奘,玄奘的中心境界是舍身求法。莫高窟的壁画也是,它寄托著人们对佛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精神活动属于文化的范畴。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壁画的背后是什么?就是表达了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甚至高于自己的生命。在这样坚定信念的驱使下,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画面,都跃动著对信仰的无私奉献。所以,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不仅是我们看到的美丽动人的壁画和彩塑,更是一种信念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文化的震撼。   60多年前,在常书鸿先生的带领下,一群有志于东方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著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著苍茫戈壁的寂寞,大家都毫无怨言,始终没有动摇过对敦煌艺术的追求。   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就是带著这种信念,在大漠戈壁的深处,在艰苦环境中,披星戴月、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使今天的敦煌研究院发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遗址博物馆、国家的敦煌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和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   有很多人曾经问我,你们在这样的地方一呆几十年,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想,我和我的前辈们、同仁们一样,都是为了履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职责。我认为这是信念的力量,理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   把传统文化丢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灵魂   最后一个感受,我想说,文物工作者要担当起保护、研究、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   我经常接待国际友人,时常有老外问我、向我表达,中华文化非常了不起,翘大拇指;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也非常了不起,翘大拇指。那么在今天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文化我认为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   我认为,社会是非常复杂的,光会开机器搞经济治不了社会,也搞不了文化。   我们如果没有文化,我们把传统的文化丢了,那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灵魂。要发展中国现代文化,我们必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为什么?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根,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基。如果把根基丢了,我们今后怎么发展?   文物跟别的不一样,文物作为一个物,作为一个物质的文化遗产,它是文明的载体。要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就必须保护好承载传统文化的这个物,也就是文物。   所以我想,首先必须要保护好承载传统文化的物。文物遭受到破坏,也就是传统文化遭到了破坏。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就需要我们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管理的以及技术的一切手段,完整地、真实地、可持续地保护好文物,并能把它传给子孙后代。现在那种只强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只想到利用、开发、弄钱,而轻视保护,轻视管理,我觉得是极不可取的。   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我认为还有一个,是研究。我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去研究,研究是做好传承的根本和基础。如果没有深透的研究,传承也就无从谈起。你自己都没有弄懂,怎么去传呢?所以我认为只有持续不断地提高我们自己的研究水平,文化传承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   我们保护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易中天"评三国"、阎崇年讲评清十二帝、刘心武讲《红楼梦》,其它我不管,但是他们这种形式大家很欢迎。他们把深邃的专业学术成果给观众做了通俗易懂的解读和诠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民群众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非常喜欢传统文化、迫切希望了解传统文化。我从中看出了这点。那这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要探索创造不同的方式和多种形式,向人民群众展示和诠释文化的内涵和珍贵价值。   如果把传统文化放在象牙塔里,只做学院式的研究,那么传统文化是无法传承的。传统文化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它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使传统文化真正做到代代相传。所以评判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我认为是不是做好了,最高评判标准是人民群众对你这种传播工作是不是满意,而不是我们今天来了多少人啊,我们收了多少门票啊。   那种只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传播民族文化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负责任,是对人民群众和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我想我们必须要负责任地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中华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谢谢大家。   樊锦诗小传:樊锦诗,1938年生,现任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发表的论文有:《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莫高窟唐代前期洞窟分期》、《莫高窟唐后期洞窟分期》、《二九○窟佛传内容考证》、《简谈佛教故事画的民族化特色》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