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演讲/ 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
精彩演讲/ 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
精彩演讲/ 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日前在上海《解放日报》举办的第六届「文化讲坛」上发表《用温情与敬意来厚待民族文化》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录:
我的演讲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个是,「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对民族文化从整体上持一种肯定与热爱的态度。
钱穆先生是这么说的:「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我认为这段话是相当深刻的。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当然,我们不是说传统文化一切都好,它也有糟粕,也有不好的东西,但是文化是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中一些具体的内容,在不断积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淘汰,但是贯穿其始终的基本精神,则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形成民族文化的传统。
从总体上看,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为什么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民族文化未曾中断的国家?我想这绝不是什么偶然,而是在于中华文化本身所包含的丰富的情感与卓越的智能,以及由此产生的力量,在于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们都说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认为这句话说得相当精彩。正是中华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肯定与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次《纲要》(以下所说《纲要》皆指《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七条的标题是「民族文化的保护」,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面,我们过去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要加一个「优秀民族文化」或者是「民族的优秀文化」,而这一次谈的是民族文化的保护。我想它的意思也不是说,我们对民族文化要无批判地全盘肯定,要无批判地继承与弘扬,而是反映了我们在总体上对民族文化的一个肯定的态度。这其实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和起点。如果你对你的民族文化都不热爱,怎么热爱国家和国家的历史?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民族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内容也是很丰富多彩的。我想,在民族文化里面还可以分不同的层次。有一些东西,它是随著文化的发展,自身要发展;另外还有一些最基础的东西、基本的精神,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些东西,它是不会变的,它是有永恒的价值,它是有永恒的生命力的。对这个基本的精神有多种概括:有的人说是《周易》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讲演中,概括为四种传统;还有人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等等。各种概括有很多。尽管各个不同时代有著不同的时代内容,但是作为民族的基本精神,它们是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都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
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我们有很多教训。我举个故宫的例子。故宫是一个皇宫,过去有那么多皇帝在里面住过,它曾经是中国的政治枢纽,今天它作为一个博物院、作为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价值我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长期以来,应该说,我们有好多对故宫价值理解上的偏颇。比如1928年,国务委员经亨颐提出拍卖故宫的财产,解散故宫博物院,弄得沸沸扬扬;到上世纪60年代,北京市有人以故宫"封建落后,地广人稀"为由,要拆除故宫;直到近来,仍有人不时打故宫的主意,说不如用故宫的地去搞房地产。对这样的说法,大家感到很惊奇,我也感到很惊奇。简单地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新"与"旧"的对立来看历史文化,就看不到现实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传统文化是建设新文化的基础。好在我们的认识都在提高,大家都渐渐意识到必须用温情与敬意来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
我要讲的第二点是,「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就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了解与宣传,要有「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文化转型是当前人类共同的问题。他提出「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我感到,要有「文化自觉」,就要懂得民族文化,懂得民族文化的价值,接续传统的价值观念。
大家看到,在《纲要》里面,对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都提出了增强民族文化知识教育的一些很具体的规定,我在这里就不细说了。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民族文化的教育、传统的教育,也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学、中学、大学抓起。《纲要》对社会教育也提出了要求,比如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普及活动等。我认为一些措施是相当重要的,它对个人来说,对增强人的文化素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高尚人生目标的树立都很重要。对一个社会来说,同样是必要的。
前几天,我们博物院开了一个关于吴冠中先生创作的研讨会,李政道先生来参加了。李政道先生一直宣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很有意义。我们不仅要有具体的专业的知识,我们还要有一定的人文方面的素养。因为科学不能代替伦理,技术不能代替正义,物质文明不能代替精神文明。在一个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中,文化人文的素养,传统文化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就对他说,许多有识之士都主张这样的观点,既要重视科学,又要重视人文,这对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防止精神偏颇很有意义。
对民族文化还要加强研究,挖掘其深刻的内涵。例如我们对待传统节日,过去是重视不够的,认为它们是旧的,把一些传统仪式当作封建陋习。八月十五好像变成仅仅是吃月饼。可是当韩国申报端午节时,又引起了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一些同胞们的愤愤不平,其实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自省,应该把精力放在我们自己对遗产的研究上。
以故宫为例,故宫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宝库,有许多需要我们挖掘的。故宫的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是清代顺治时候改的殿名。为什么要改三大殿的名字?我想这个改不是简单的一个名字,它反映了清代的一个治国理念和指导思想,清代就很注意各民族融合、团结的问题。故宫里面的"和"字很多,有人统计过大约有20多个殿与「和」有关,深究起来,这个「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内心协调等问题。从「和为贵」的处事之道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像这一类的文化内涵,我认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是应该去挖掘的。
文化需要坚守,更需要继承和发展。我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民族文化是随著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开放而与时俱进的,是不断地进取的。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学习而进步的。我们说「汉唐气魄」,重要的就是指敢于大胆吸收域外文明的气度。到清代后期,我们闭关锁国,中国落后了,我们在文化上也落后了。但是,经过中国人民100多年的求索,我们今天仍然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背后,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支撑,有中国文化开放、进取的基本精神的支撑。这个我不细说了。敦煌研究院就是一个例子,布达拉宫也是一个例子,包括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大批文物,都可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从历史上一直有这个传统。
我谈的观点是我们的民族文化,是不断前进的,它是与时俱进的。
第三点,「以温情与敬意厚待民族文化」必须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
我刚才说了,《纲要》的第七条专列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强调了保护的重要性,因为保护的形势相当严峻,保护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的民族文化,它不光是我们大家看得见的博物馆里的东西、我们的各个遗产地,也还有我们大量的看不见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还有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字,还有各种文化典籍,这都是需要我们保护的。我个人感觉到,问题最大的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国家也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
另外一个是馆藏文物的保护。大家认为把东西放在博物馆里面,应该没问题了吧。其实问题也是很多的。我想占用几分钟来举我们故宫的一个文物保护的例子。我们故宫有大量的明清地毯,大家知道能保存下明代的地毯就不得了了。在2000年以前,故宫的地毯从来没有人去整理过。有一位英国人,他对中国地毯很有兴趣,2000年的时候他提出来要看地毯,当时院里同意了。他是戴著防毒面具去的,全副武装。因为去看地毯不能穿毛料的衣服,不然地毯上的虫会钻到衣服里边。故宫地毯不仅多,有些还很大,把地毯打开看一次很不容易。他看到明代的几块地毯以后,激动地跪在了地毯上。我去年到英国时见到了他,他请我吃饭,三句话不离地毯。同行的人向他介绍说,我们郑院长还是诗人。他说诗我知道,中国的唐诗很有名,唐诗里面肯定有写地毯的诗。我听了很感动,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地毯这么感兴趣,对我们的文物保护这么认真。正是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对故宫院藏的地毯进行了整理保护。我们现在整理出来的地毯有800多块。故宫里面文物的种类非常多,光织绣品就有二十万件,我们还很缺乏这些方面的专业研究人才。我谈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我们文物保护的任务确实很艰巨,做得还不够好,还要继续努力。故宫大修,不光是大家看得到的太和殿的维修,我们还有大量的院藏也亟须保护甚至抢救。
对文化遗产,我再说一点,再占用一点时间,就是不光要保护好,还要利用好,为公众服务。像故宫博物院的服务,也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位观众给我们提出了批评意见。这位观众到故宫参观了三天之后,在网上给我们发了个邮件。我就为这个批评意见写了一个很长的批语,发给全院每位工作人员。为什么我们对公众的服务做得还不够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自身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这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
在民族文化的保护方面,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法律的保障,各个方面的努力,这都是需要进行的。
因为时间关系,我已经超时了,今天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