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王家训的古诗词画
闲话王家训的古诗词画
闲话王家训的古诗词画
毕加索说:"绘画有待发明",即是说,艺术形式的发展有其自身演化的规律。在绘画中,没有全新的创作,只是继承和探索的结晶。从绘画发展史来看,就风格而言,绘画对绘画的借鉴与继承,要比绘画对自然的模仿多得多。近读一批王家训以古代诗词为题材的作品,颇有此感受。王家训是江苏东台人氏,地近六朝古都,耳濡目染,受江南古文化氛围熏陶,有意无意地渗入一些古人之意,加这他自幼酷爱古诗词,自如地创作出这些以古诗词为题材的作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读他的画,宛如"江南丝竹",细细玩味起来,尽得江南风流雅韵之妙,清香四溢;不媚俗,所谓文人书卷气,大约也是如此吧。家训在创作这批作品中,很注重情感的传达。在形式上,他从传统"悟"入,又从传统"悟"出。画古人,用传统的画法,不难;但要画得好,"妙当妙在古与不古,土与不土之间"就不易了。家训画古人词意,画得既很传统,又有现代感;画的是古诗词意,但又很生活化,这是他的妙处。他把中国文人画,民间艺术很自然地融合起来,反射出他在创作中对传统及现代的理解。
艺术形式的尝试,不止于视觉感,而地真诚的艺术心态的物化。家训不喜欢传统的、精细得近乎工艺技巧的绘制,他在创作中通过对人物、道具、景物适度的夸张,轻松自如地画出优雅、超然的意境。这种不事向外渲染,注重"画内功"的雅道,使他的作品充满优雅气息,表面似随意描绘,内在却有着严谨的形式意味。他的作品所以能打动人,靠的是他对人物特性的微妙之处的捕获。作品中的形象,吸取了民间艺术的造型,幽默气息很浓。画的是古人,又不落俗套,平中见奇,奇而不怪。从大处着眼,夸张变形,寥寥数笔,看似随意描绘的人物、道具,却一反沉闷、陈旧的传统框框,把古代人的词意,展现在现代人的欣赏心绪中。作品中的人物不同的形象,不同的个性共融在一个统一的系列作品中,他画中的人物已经接近程式化的符号,画面寓意而诙谐。
他在这批近作的创作,不是拘泥于对古诗词意图解式的描绘,而注重画面整体氛围的传达。注重画面的墨色、墨线、墨面的分割布局,达到了寓动于静,静中求动的意境。设色时薄而淡,冷暖对比运用娴熟,敷冷色时先用暖色作底;设暖色底上施以冷色,形成一层薄而透明、纯稳、谐和的色调。荷塘、屏风、花卉、墙面都晕染得优雅、清丽,作品淡墨淡彩,交织出空灵、清秀的画面。我很喜欢《团扇》、《照花前后镜》等作品,自由而灵动,令人回味。《花亦无知》画面布局简洁,人物与背景的对比,独具匠心;而《玉楼明月长相忆》、《西风愁起缘波间》,画面结构充实考究,错落有致,动静相依,富有节奏感。他的用线也颇讲究,线条中充满情感之气,作画缘物抒情,画得率真、平和。题词落款及词句的书写丰富多变,斯文精巧,有情趣,有教养,这些质素都是他创作中的高招,愿读者看了家训的画与我同喜。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