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梁耀等五人喜获铜鼓奖

画家梁耀等五人喜获铜鼓奖

画家梁耀等五人喜获铜鼓奖

时间:2006-08-07 10:34:00 来源:

名家 >画家梁耀等五人喜获铜鼓奖

不久前落幕的广东省全区建设文化广西工作会议上公布了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的15个门类65件作品获奖情况。其中,梁耀《岁月如歌》、谢森《山间流水》、雷波《郊外》、黄月新《阻击手》、邓玉萍《花非花》等美术作品榜上有名。透过一幅幅画作,我们可以感受到梁耀的典雅抒情、谢森的粗犷大气、雷波的简洁明快、黄月新的质地厚实、邓玉萍的美的韵律和节奏。记者日前前往获奖者们的工作室,分别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梁耀:注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大美   梁耀画山水师出有名,直系宗师为其攻读研究生时期的导师黄独峰。大自然营养了梁耀的灵气,他的淡静率真又催化出创作山水画的灵感。他的山水系列画作,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陶醉、怀念和热爱。   凭借山水画《岁月如歌》,梁耀获得第五届“铜鼓奖”,这也是他第二次获此殊荣。本次颁奖项目中,梁耀是唯一的中国画项目得主。梁耀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创作感言,他说:“我平时比较注重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丽的事物,创作的表现上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新的表现。《岁月如歌》当时的创作构思是,广西是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厚度,而丰富的水土资源也保存得很好,自然景观也不错,每次下乡采风都很有感慨。而对自然现代主义呢,又觉得后自然现代的好。作品整个画面看似很平淡,但里面却有许多耐人追寻的韵味;在表现手法上,尽量体现得平实和纯朴一些,构图上用中国画的传统思路,有山丘山村、有泉水溪流,然后再点缀人和马以体现岁月如歌的意境。《岁月如歌》是2004年创作的,当年还获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风景画大展’金奖,后来,此画还在全国各大美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梁耀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广西书画院副院长。他因两幅巨型山水作品被北京天安门城楼收藏而成当年人们聚焦的热点。1989年和1999年国庆,梁耀分别为天安门城楼制作山水画《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和《大好河山》。此二幅均为3.65米长的巨制,画面境界之大,气势之壮阔,远看有龙虎竞蛇之势,近看则满纸云烟,充溢着生动的情韵和大自然的精妙内涵,令人睹其画而思绪荡漾。   梁耀的画作里永远留驻着一种纯真,也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大气而灵动,静谧而精湛,有韵味,有格调。   谢森:光和影是风景画无可替代的特质   有人说,谢森坚实的学院绘画功底和诗意的语言背后,传递的是画家深刻的人文思考。这话不假。谢森的油画作品或气势磅礴、志趣天成,或端庄飘逸、质朴自然;以精湛娴熟的技巧,淋漓流畅的笔法,豪情激越的水墨,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以高尚隽永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境界的升华。谢森的油画《山间流云》这次再度斩获铜鼓奖,画中展现了夕阳斜照,群山静穆,流云似水,令观者有一种永恒与瞬间的感悟,一种宁静而致远的超脱心境。   谢森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油画学会副主席。油画《山间流云》曾在2003年获“第二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风景画作品展”金奖。谢森喜欢描绘透过云层散落在大地上的阳光,那光斑驳地投射在一些山头和田野上,显示出南方光和影变幻不定的特有魅力。谢森就是这样,利用他在油画技法上的造诣,糅进有现代色彩的风景中,增加了光的表现力。   对于风景画的创作,谢森有着自己的体会,他说,风景写生,重在“写”,绝不是“描”,一字之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写”是表现性,是挥洒自如,富于创造力。一个画家缺少写生,他的艺术感觉和想象力就会萎缩,显得苍白无力。   雷波:中国传统绘画以真实自然为美   雷波对在荒脊红土上生长的生命投注了更多的热情,从《96’》系列到《郊外》系列,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其桀骜不驯的鲜明个性。那如歌灿烂的南方风景中,流动行走的笔触和恣肆自由的色彩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交相融的忘我境界,不规则的耕地、水塘、果树、竹丛、几根电杆,这是南方最常见最质朴的田园原生状态,那其中的生命奔放、热烈自由的精神的确让人感动。   雷波是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短短几年时间,他在几个国家级权威重大赛事中大显身手:继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后,去年,他又在5年一届的中国最具影响、规模最大、整体水平最高的奖项——全国美展中获铜奖;在“中国当代山水·油画风景展”上获佳作奖;获“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优秀作品奖……雷波出生于一个田园环绕的南方古镇,他的生活与创作一直在田园与都市之间行走、求索。   他的《郊外》在获得“铜鼓奖”之前还获得过全国美展的铜奖。雷波的成功,基于细致的写生,他善于抓住充满激情的细节,潇洒地铺开意境,用画纸来抒发自己的激情。色彩构图、风影天姿,雷波那出类拔萃的绘画技法无不带给我们欣赏的快乐。他说,中国传统绘画以真实自然为美,只有熟识生活、热爱生活、理解其各种形态特征和规律,才能真实生动地表现出精神实质。   邓玉萍:服装是一种软雕塑,做好不容易   看邓玉萍的服装设计作品,就有一种美的节奏在律动,让人难以矜重。邓玉萍像一个青春吟唱诗人一样,每一幅作品都是一首年轻的诗,是放歌年轻生命无拘无束海阔天空自由飞翔的现代诗行。   邓玉萍曾获得全国美展铜奖的作品《花非花》这次摘取了“铜鼓奖”,也让人们再度为之关注。作品采用大写意手法,力图通过服装来传达传统空间的理解,是对传统认识的尝试,充满了随机性和自然美,再造美的韵律。邓玉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创作设计中的超现实构思,我觉得超现实手法的运用相当于它的味料。它使招贴画更有官能刺激性,因而更活跃,更有生气,洋溢着难以言传的奇趣。   “服装设计作品往往与电视模特所表现的艺术不一样,我们的服装除了讲究面料和款式,还必须体现一种新颖和时尚的元素,而这种元素却一天一天在变,所以这种服装‘软雕塑’要捕捉到位,还真不容易。我这次获奖作品《花非花》并没有特意去苦思冥想创作,只是体现我平时注意的积累而已,像是一种信手拈来的生活画面,不经意地达到了艺术的效果。我这些服装材料从广州采集而来,一些刺绣经过手工再造整合,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体现出一种时尚前卫的意境。另外,我不是为比赛去准备一件作品,而是我对服装艺术太痴迷,平时也认真地去做衣服,我觉得服装的静态展示极具挑战性,我喜欢。”邓玉萍如是说。   黄月新:艺术创作只有投入才有收获   黄月新的雕塑《阻击手》展示了一种生命力的顽强和力量,作品源于医疗器材中不锈钢的质感,以其中的元素,构建一种人类抗阻病毒,保卫自身健康的坚强。作品中人物形象犹如战场的盾牌,传达出人们保护自己生命的一种刻意追求。   黄月新一直从事雕塑专业教学和创作。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同等学历班,现任职广西艺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和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新世纪城雕设计展”优秀奖、全国第九届美术展优秀奖。主要环境雕塑设计有:199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浮雕设计(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嘉奖)、1996年广西人民大会堂外墙浮雕设计等。对于这次《阻击手》的获奖,黄月新体会颇多:“我的获奖作品是针对‘非典’时期的事态而创作的。以医务工作为创作原型,她们那种大无畏的工作精神值得人们敬佩、讴歌。有一天我生病去医院打点滴,心想眼前所有的医疗器械如果作为创作的原材料不是更能直接体现作品的意境吗?后来我通过朋友找来这些医疗器械创作这件作品,仅仅用了两个月就顺利完成了。   至今想来,有时候我们美术工作者的创作过程真像个农民一样,只有不断地去耕耘不断地去劳作才能有收获。生活如此,艺术创作亦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