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品登记制引起热议 "身份证"作用有多大?

艺术真品登记制引起热议 "身份证"作用有多大?

艺术真品登记制引起热议 "身份证"作用有多大?

时间:2006-08-01 15:20:00 来源:新民晚报

收藏 >艺术真品登记制引起热议 "身份证"作用有多大?

一个大型画展不久前在上海知识产权园落幕,但由该画展引发的话题至今还让国内艺术界和收藏界人士议论纷纷。原因是这个画展中45位上海油画家的全部参展作品都有“身份证”———实行了艺术真品登记制度。   旨在遏制赝品   去年,全国首家艺术品登记中心———上海知识产权园艺术品登记中心成立,但一直未能引起很大反 响。不久前举行的该画展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艺术家作品登记行动。据称,推行艺术品登记制,旨在遏制国内泛滥成灾的制假贩假现象。但它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据登记中心主任翁惠标介绍,这些艺术品的“身份证”是以国家产权局作品登记模式为蓝本,在对艺术作品的内容、标题、局部细节等进行验证并经作者书面确认后建立的影像、文字等档案资料,由国家版权部门备案,然后制作发放。该中心负责对登记的作品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   补充“眼鉴”不足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多种艺术品登记制度。英国有艺术档案中心,美国联邦政府也设立了专门登记1914年以前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登记处。艺术品登记中心聘用行业专家,结合计算机、新材料等尖端技术,对艺术品进行鉴定,并配备专业化和科学严格的制证程序。此外,许多博物馆、艺术院校也为各自研究的艺术家建立了作品档案,并对外提供咨询服务。   中国文化部认为,建立相关认证机构,实行艺术品实名登记制度,记录艺术品流通过程,对抵制假画泛滥有很大的作用。   赞同者认为,过去艺术品真伪的鉴别完全依赖于专家的“眼鉴”。有时,不同专家会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建立艺术品登记制度和研究开发新的科技鉴定手段,是对“眼鉴”的有效补充。   缺陷受到质疑   但也有人认为目前的登记办法存在不足之处,在遏制赝品方面缺乏实用性。如目前所登记的艺术家作品寥寥无几,尤其是最有鉴别需求的古代字画和已故艺术家作品又不在登记范围;“身份证”有效期太短,付费320元只有10年有效期。过了有效期就不向社会提供相关咨询,还要续收费。那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登记中心的重点不在于收费发证,其实应该注重建立艺术家真迹的档案库。只要档案库达到一定规模,自然会有咨询鉴别的社会需求,这时可以适当收费。   对此,翁惠标向记者透露,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位艺术家的约300件作品在此登记,包括陈逸鸣、俞晓夫、王向明等,全部没有收费。因为登记中心目前尚处于试运转阶段,还在听取各界有识之士的意见,将不断改进做法。   编织防伪天网   有关专家指出,艺术家、画廊和收藏家要加强艺术品登记的意识。除了专业的登记机构,画家本人以及画廊、经纪人都应该有建立各自作品档案的意识。专业的登记机构有必要与学术机构联手,建立具有相当规模和系统的中国著名艺术家真品档案库,这样就能为学术研究及鉴别真伪提供服务。只有各方同时努力,才能编织起拦截赝品伪作的天网。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