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张志愿军饭票
又一张志愿军饭票
又一张志愿军饭票
时间:2006-07-31 13:46:00 来源:新民晚报
收藏
>又一张志愿军饭票
在“民间收藏”版上曾刊出一张志愿军饭票,那是“大灶”的;5月21日又刊出一张志愿军的“中灶饭票”,我手头还保存有一张志愿军的“小灶饭票”,那可以配套了,按当时的供给制待遇,就分为“大灶”、“中灶”、“小灶”三个类别。在自己所在的部队对机关里用餐是不用“饭票”的,要公出,才计算天数,按天数发给饭票,在兵站里用餐,就要交出一张了。
我保存的这张志愿军“小灶饭票”,反面有题词:“援朝纪念”,落款为“吴咏湘1953年9月11日”。吴咏湘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1军军长。这张饭票是他送我父亲,也为他的岳父留念的。我父亲去世后,就由我收藏了。
当时,以机关来说,大灶的伙食标准是每月9元,中灶是12元,小灶是16元。每个灶别的差别也就是3元或4元。以1950年来说,北京市的小米价为0.1055元,大灶伙食9元,也即以小米近90斤计算。上海市以折实单位计算,北京是以小米折算的。我当时享受大灶待遇,在机关里早餐是小米粥加咸菜,中、晚餐均为4菜1汤,10人一桌。
我曾有幸听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在吃饭时顺口而出的一打油诗。他可以享用小灶,却同大灶干部一起用餐,诗云:“吃菜先吃中,然后奔四方。人多莫啃骨,事急就淘汤。”这需要解释,否则就不了解那时的大灶伙食:四盆菜,只有一盆在蔬菜打底上有点肉片或肉丝,因之,要想吃到这一点点肉,必须先吃“中”,然后再“奔四方”吃蔬菜。啃骨头费时间,等到骨头啃好,就连蔬菜也吃完了。面对只剩汤水的盆子而“事急”,就赶快拿起盆子“淘汤”。这诗说明了当时的艰苦生活,而吴天石的诗也在谐谑中带有革命乐观主义色彩。
1950年8月,我去中央劳动部工作时,见到作为红军干部的行政处处长赵永泰也是放弃了可以享用的中灶待遇而到大灶饭厅就餐的。吴咏湘的这张志愿军“小灶饭票”就是他在回国述职途中与下属同在大灶用餐而余下的。那时,没有现今那么多的“摆谱”,认为可以吃小灶、中灶而去吃大灶是没面子的事。
按:那时部队是军师级为小灶待遇,团级为中灶,营连以下则为大灶。行政机关是部长、司局长为小灶,处长科长为中灶,一般干部为大灶。因之,志愿军“小灶饭票”的存世量,可能为数更少了。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