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肖全:软件比硬件重要得多
摄影师肖全:软件比硬件重要得多
摄影师肖全:软件比硬件重要得多
时间:2006-05-15 11:33:00 来源:
市场
>摄影师肖全:软件比硬件重要得多
|
他的朋友说:“你拍谁就是谁一生当中最好的照片。”
他自己说:“我把中国最牛的人一网打尽了,够了。”在他最著名的摄影作品集《我们这一代》中,你可以看到顾城、崔健、何训田、王安忆、朱大可、陈村、史铁生、张承志、贾平凹、王朔、三毛、杨丽萍、食指、谭盾、张艺谋、唐朝等98位艺术精英。
他的一个同行说:“肖全,我决定再也不拍照片了。理由有三个:第一,我认为拍人像拍得最好的是你。第二,我一辈子也超不过你。第三,我觉得拍人像还是局限很大。”
是的,他叫肖全,一个1959年出生的四川人。目前,他的“女人时间”摄影展正在爱普生影艺坊展出。
学会观察事物
肖全的摄影经历是从军营里开始的。他多次强调学会观察事物对摄影师的重要。“初学摄影时,有天骑车路过包家巷妇产医院,那天下雪,我一下感到雪和生小孩的医院间的某种联系,我就在那儿,等到一个很戏剧的场面:我看到两个不同境遇的婴儿出来,一个婴儿的父母裹得严严实实,门口停着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他们坐进去,车冒着青烟呜呜开走了;另一个婴儿的父亲推了一辆货三轮,上面放了一张马架椅,产妇坐在椅子上,男人吃力地蹬着三轮把她们接走。两种自降生就开始的不同命运打动了我。那张照片拍得并不好,但作为初学者的我在用自己的感受说话,用心体察人们生活,这是摄影师最重要的。”
是艺术还是生存
从《三毛》到《我们这一代》,从杨丽萍到许晴写真集,肖全和名人很有缘分。“我一直认为我拍这些名人是天意,我及时抓住了上天给予我的机会,这不是每个摄影师都能做到的。三毛来成都时,成都有很多摄影师,但恰恰是我拍了她。而杨丽萍正是通过三毛的照片找到了我,她觉得这个摄影师很特别。很难想象像杨丽萍这样的艺术家竟然没有一些好照片,这正好给了我机会。”
肖全以前拍文化精英,而这次我看到了他相当多的商业照片:时装、楼宇……这是个不小的转变。“精英文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仅是我的选题之一,完成了就不再有太多热情。世界在变,摄影师不能老盯住一个问题。”商业摄影是肖全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毕竟先要生存。在目前情况下,不可能停下工作,放弃一年几十万的钱不挣去拍想拍的照片。“我会努力把想拍的和工作结合起来,尽量把自己的思想通过一定方式融入商业摄影,以广告这一通道来完成我对现代人的理解和表现,同时它又带给我很多物质上的东西。”
软件比硬件重要
“和其他摄影师不同,我对拍摄成本不太控制,从拍太太口服液开始,我就养成了西方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大量拍,当时光买胶卷就花了7500元,老板支持。现在自己掌握成本,也从不吝惜胶卷,直到满意为止,不是不在乎,而是追求更好。”
那天肖全在府南河边边喝茶边为《新周刊》拍在川大留学的法国姑娘小柯,所用器材是佳能Eos5机身,24-85F3.5镜头,闪光灯一支,Kodak PJ100负片,如此简单,大体印证了杨丽萍的话,“今天做报道摄影,没必要用120、4×5,杂志不可能放很大,135的成像放大到16开仍然没什么问题,又轻便,为什么不用135呢?没必要扛一大堆箱子。即使是为《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也一样可以用135,对爱好者来说,软件(摄影方面修养)比硬件(器材)重要得多。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