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买家搅热艺术品市场

三类买家搅热艺术品市场

三类买家搅热艺术品市场

时间:2006-04-25 11:33:00 来源:

市场 >三类买家搅热艺术品市场

  盛世收藏兴。在经济腾飞、国泰民安的今天,艺术品投资逐渐成为继金融、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不但为有钱有闲阶层所青睐,亦为平头百姓所关注。   中国艺术品尤其是占大头的书画作品的价格,短短二三十年里价格普遍呈数十倍乃至上百倍上扬,比如大家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等国画大师的画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每件也就是几百上千元,过万元就很了不起了,可是现在都拍到了几十万、上百万,尺幅较大的精品上千万也屡有成交。     而中国明清官窑瓷器,现在已经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火热的品种之一,其中精品的价格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去年10月23日,全球著名拍卖机构苏富比在香港举行秋季单件专品拍卖,其中一件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8500万港元起价,最终以1.1548亿港元成交,不但刷新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卖价,也打破了亚洲地区单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就如同其他投资品种一样,投身艺术品买卖的人群不同,操作的手法也各异。有的快进快出,靠短线炒作赚取差价,这种人犹如股市中的短线炒家;有的乃是业内人士,靠一双慧眼游刃其中,可称之为行家;有的财大气粗,巨资收购收藏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品,不争一日之短长,轻易不出货,是为收藏家。   炒家   老杨一手拿着放大镜,仔细对着陈佩秋的一副水仙镜片(画作装在镜框中),一手拿着一本陈佩秋的画册,仔细地比对镜片和画作上的钤印。过一会儿,他拿出一个计算器,认真地计算起来。   3月底,记者在上海一家艺术品拍卖公司的预展上被老杨的认真劲儿吸引了,乘茶歇间隙采访了这位年过五旬的观展者,一聊果然是一位艺术品投资客,而且还是一位有着独到见解的艺术品短线炒家。   “我只关注当代二三线画家的二三等作品,像陈佩秋、刘旦宅等。道理很简单,我没有大资金,只能抛弃名家名品路线。”老杨说,他投资书画有两条铁律,“一是单副作品的价钱不能超过10万元,二是艺术品留在手中的时间不超过1年。”   老杨的操作手法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的投资大、时间长的艺术品投资理念,他也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是在投机,经常这个月在一次拍卖会上花个几万买下一幅画,过几个月就拿到另一拍卖会上出手。但是收益也还不错,比做股票强多了,甚至还超过了炒房的收益。   其实,以前老杨是个股民,但是从2003年开始,他果断退出了股市。那个时候股市熊途漫漫,房地产市场还没有雄起,大量民间资金四处寻找投资机会,成为了艺术品市场火爆的源头活水,不过由于突发的“非典”疫情,暂时压抑了艺术品市场的井喷行情。   那时老杨虽然对国画等艺术品没有多少概念,但是早就听说过西方画家凡高的作品能卖出好几千万美金,国内的齐白石、张大千这些大名鼎鼎的画家作品,也值好几十万、上百万。老杨敏锐地意识到,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应该大有可为,从那时起他便留意起可能的投资机会,频频出没于各大拍卖行的艺术品预展和拍卖会现场。   “我不懂什么艺术价值,哪幅画好,好在哪里,我也搞不清楚。”老杨告诉记者,他发现不少画作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拍一次价格猛涨一次,有的是翻好几倍往上涨,“就像炒股,如果一个概念和题材被炒作起来,就会疯涨不止。”   据老杨介绍,像他这样冲着艺术品的投资回报而来的短线炒客大有人在。尽管弄不懂艺术价值为何物,但他们普遍钟情于在世的当代画家的作品,主要原因是作品真实性有所保障,因为画家尚在世,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对真伪进行鉴定,这样便可以绕开艺术品投资的大忌:买到赝品。   业内专家认为,类似老杨这样的短线操作风险也不小,每次出手至少要比收价高出20%以上才有赚头,因为通过拍卖交易,买卖双方都要交纳10%的佣金,此外还有图录费、鉴定费等其他杂七杂八的服务费。当前,短线客之所以能有不错的收益,跟市场热度不减直接相关。一旦市场降温,短线操作基本上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行家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自古以来吃古玩字画这碗饭的,靠的就是个眼力。不论是古玉、古瓷的识别,还是字画的鉴别,端赖的就是一双富于发现的眼睛,而这等功力的养成又离不了丰富的专业学识、对艺术品的热爱,以及对大量艺术珍品的过目和研究。   所谓熟能生巧,熟可捡漏,在艺术品收藏投资方面更加适应。上海知名的艺术品鉴赏和评论家石建邦先生凭借着超人的眼力,在鱼目混珠的字画市场屡有以小博大的斩获,为收藏者羡慕不已。   说起艺术品收藏投资,石建邦可算得上是科班出身,他是复旦大学文博系的首届毕业生,曾经加盟世界艺术品拍卖巨擘佳士得上海办事处,为佳士得在中国业务的拓展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干脆辞去佳士得的美差,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品收藏投资之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边搞收藏边担当艺术品投资顾问和评论家,在圈内的影响不小。   这几年吴冠中的作品始终是收藏家争相竞购的热门,石建邦在其中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很早就写了许多关于吴冠中的艺术评论,认为他是当代中国画家中的佼佼者,作品的艺术价值被低估。石建邦协助大连万达集团,购买了大量的吴冠中的画作,将这匹黑马挖掘了出来。现在吴冠中普通作品价格也在几十万,精品普遍在几百万以上。   凭借着深厚的专业能力,别人眼中可遇不可求的捡漏,在石建邦的艺术品收藏投资生涯中却很常见。如果说炒家老杨能够获利几倍,那么行家石建邦在艺术品投资上的获利至少有几十倍。   几年前,清代宫廷画行情冷清时,石建邦的一位朋友低价转让给他一副慈禧太后所作的《腊梅图》,现在同类的慈禧御作的拍卖价格已经以十万计了。“与那些在拍卖场上一出手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大买家相比,我还是个中小买家。”石建邦坦言,他关注的重点大多是普通字画中的珍品,通常也能四两拨千斤。   2003年前后,石建邦2万元购买过一幅清代画家顾洛的五尺绢本《钟馗图》,2004年以40万元转让出去,短短一年便翻了20倍。五六年前他在一次小型拍卖会上花了几千元拍到陈秋草的四条屏,曾经有人愿意出价几倍收购而被拒绝。   石建邦表示,现在许多人都准备进入艺术品投资市场,他建议一开始尽量少买,一旦决定投资就一定要买精品。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非常热,但鱼龙混杂,要想获得高回报,就一定要练就好眼力。”   当投资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书画作品的时候,石建邦认为,选择一些冷门品种反而会有高回报,首先建议投资者关注古籍善本,其精品的价值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如果投资者对于书画市场依然看好的话,建议关注新中国题材书画作品,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题材,造就了中国美术作品的特殊价值。     据统计,国内艺术品收藏者至少有七八千万人,与股市投资者不相上下,而收藏与投资并行不悖。2003年的“非典”前后是个市场转折点。在那之前买进的只要是符合“真、精、新”标准的艺术品,尤其是字画,年收益率都能保持在40%以上。   不过业内专家强调,虽然艺术品投资的潜在回报巨大,但是其中风险也不小。当前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还不成熟,市场秩序也不完善,艺术品投资中的各种陷阱不少,比如拍卖行操纵价格、赝品伪作横行等现象较为普遍,投资者应该时刻擦亮眼睛,同时也应该警惕这个市场的泡沫成分。   藏家   在2005年9月举行的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海派名家程十发的40开册页《召树屯和喃婼娜》以1100万元成交(1000万+10%佣金),创下程十发个人作品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同时也创造了我国连环画原稿拍卖的最高纪录。   买家是股市上以投资法人股而闻名的新理益集团老总刘益谦,在艺术品收藏界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收藏家和投资家,十多年来他花在艺术品上的资金保守估计也有好几个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从事的所有投资中,艺术品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   刘益谦收藏的品种主要是国画和现当代油画,他早年就与人合作经营过著名的北京环璧堂画廊,这两年又先后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艺术品圈内人士合作成立了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和北京匡时(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计划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要买就买艺术大师的精品,持有时间越长回报越高。”刘益谦谈到艺术品投资的经验时如是说,“我第一次买的两件字画已经持有10多年了,现在还挂在家里。”   1993年,刘益谦前往北京收购内部职工股,时逢北京嘉德拍卖行成立后举行首次艺术品拍卖会。刘益谦的一个朋友花20多万买了李苦禅的一张画和郭沫若书写毛主席诗词的一张书法,这个朋友拍下作品后却把账单交给刘益谦,最后由刘益谦买单。   当时在股市上赚了不少钱的刘益谦其实对艺术品并没有什么认识和爱好,但这次被动买进艺术品却让他发现了这座有待挖掘的金矿,此后他在艺术品投资上便一发不可收拾。股市上的投资所得,很大一部分换成了一张张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谢稚柳、林风眠、吴冠中、陈逸飞等顶尖艺术家的杰作,目前仍然是大批量收购,并且长期持有。   其实,像刘益谦这样先富起来并且钟情于艺术品收藏的民营企业家大有人在,是现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家除了看重艺术品巨大的保值增值空间外,还希望通过艺术品收藏提升自身及企业的文化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这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家也是真正的收藏家,藏品一般不会短时间内出手。   在过去五六年间,参与佳士得中国艺术品竞拍的中国客户越来越多,其中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家异军突起。据估计,在南京仅在房产领域就至少有二、三百位企业家在较大规模地投资艺术品。而在慈溪、宁波两地,投资艺术品金额在一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就有二、三十位之多。南京天地集团、常州蓝宝集团、浙江小小集团、浙江金轮集团、浙江徐龙食品集团等都在艺术品投资方面“挥金如土”。   正是在这些民营大资金的带动和冲击下,我国艺术品市场变得更加活跃,艺术品的整体市场价格一飞冲天。十年前单件书画作品能够拍出几百万元可惊为天价,现如今几千万买下一件作品早已不是稀罕事。   在经历了2004、2005年艺术品市场的井喷行情之后,进入2006年之后的艺术品市场呈现一定的盘整态势。至于行情会如何发展,“五一”前后各大拍卖公司的春拍将陆续开始,春拍应该是反映今年艺术品市场走势的晴雨表,投资者可以密切加以关注。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